王太后和小国王请辞的时候,上表中有说退位让贤,请乐昌公主登基为王,但那时候时间太紧,而且国内局势不稳,她忙着各处救火镇压,自领了大将军衔,一直耽搁到现在。
被贾代儒一提醒,乐昌公主想到她身边的人至今仍是多以公主称呼她,顿时心中一凛。
“公主封号固然能让公主在短时间之内震慑南越诸人,但公主别忘了,公主手里还有个皇上的使臣,靖朝的名头,公主能用,他也能用。而且,”贾代儒见她明白过来,“公主的手下大多是靖朝来的,若是太上皇或者是新帝遣人来收回南越的政权,公主是让,还是不让?”
这就是主权不明确、名不正言不顺会引发的混乱了。乐昌公主手底下的人对南越没有归属感,至今办事只是听从了乐昌公主的命令,戳一戳动一动,没有明确的目的,所有的压力都压在了乐昌公主一个人的身上。
“谢先生提醒我。”乐昌公主感激地说道,她说怎么千头万绪怎么处理都处理不完,各种鸡毛蒜皮的事情都报到她的面前,每天都感觉十分混乱。
“好在从靖朝到南越就那一条通道,公主不妨先派人修建军事营寨守住那条通道,以免靖朝突然来人,被他们打个措手不及。我们占住了那里,也省得被他们扼住了咽喉,以后进可攻退可守,不会太被动。”
乐昌公主连连点头,“先生说的是。”
“新王继位乃是国之大事,正好趁此机会调各地官员和各大家主前来庆祝,心里有鬼的肯定不敢来。公主正好趁此机会筛选可用的人员,让他们内斗,何必让自己站到这群地头蛇的对立面,让他们沆瀣一气矛头对准你呢?”
贾代儒这些日子也不是坐着吃干饭的,他各处走动了解了下,发现了乐昌公主这个政治新手的缺点,缺乏经验,不会借力打力,一味强压,短时间还好,时间长了肯定会生乱。
乐昌公主让他一提醒,顿时回过神来,南越人给她使绊子,靖朝人没目标,就她一个人顶在前面到处当救火员。她又回忆起在靖朝时旁敲侧听打听到的永庆帝的一些行事方法,心里渐渐明白过来。
“先生放心,是我一时想差了。”
说做就做,乐昌公主马上吩咐下去,召集她手下的几个将军,还有南越的大臣进宫议事。
听到乐昌公主直截了当说要登基为王的时候,殿内瞬间鸦雀无声。云来等人惊诧片刻,便喜笑颜开,齐齐上前恭贺新王。乐昌公主笑道,“待我登基,便给你们正式封官。”
云来等人如坠梦中,晕晕乎乎地说道,“我……我们也能当官?”
乐昌公主颔首,掷地有声地说道,“本宫都能称王,你们为何不能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