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外面越说越过分,周文听不下去,准备出去给几人一个教训,锦绣摇头:“再等等,都是些没脑子的晚辈而已。”
确实,当年他和定王当纨绔的时候,在街上横着走,脑子门儿清,谁能惹谁惹不起,怎么才能叫自己活得潇洒自在,可是大有学问,外面几人,做纨绔都不合格。
果然,外面几人见马车内没反应,对视一眼,觉得自个儿赌对了。稷康伯果然是个好面子的,堂堂伯爷,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和他们计较,显得掉价儿,那只能任由他们说嘴,大不了回家挨一顿打罢了。
可谁叫着稷康伯着实过于霸道,仗着和陛下的姻亲关系,连自家祖父父亲的面子都不给,叫外人嘲笑了自家好些日子,这口气他们是一定要找回来的,于是说的更起劲儿了。
“都是大老爷们儿,何必像个大姑娘似的扭扭捏捏,伯爷又不是那见不得人的小娘子!”
车内周文正给锦绣一一介绍这些不长眼的玩意儿都是谁家的不孝子,毕竟他在京城时日比锦绣久,了解的更多些。
锦绣听完眼里的兴味更浓几分,收到外面传来的消息,对周文道:“已经让人通知他们家人了,且看看他们反映再说。”
对锦绣来说,这几家的反映过于有趣了些,派了家里得脸的下人来,试图将这几人带回家,嘴上说的都是给稷康伯告罪的话,实际上总结起来就一个意思:
我们家孩子是啥德行,全京城上下无人不知,太拿不出手,家里长辈就不出面丢人现眼的去现场领人啦,希望稷康伯大人不记小人过,高抬贵手让管家把人带回家,带回家我们自会处置,保证让稷康伯满意。
虽然每家的用词不同,但意思相差无几。
锦绣笑道:“反映都如此一致,也是为难他们了。”
周文冷哼一声:“来这么一出,不痛不痒的恶心人,实在拿不出手的很,京城这些所谓的大家族啊,真是叫人失望。让几个下人把无法无天打定主意闹事的主子带回去?这是把咱们当傻子呢!”
说着就撩车帘准备出去。
锦绣拦了一把,在周文疑惑的目光中,笑眯眯道:“很多年没在人前动手,大概叫人忘了,我当年其实是以武学传人的身份拜入师门的。”
周文一顿,撩开衣摆坐下,还有闲心给自个儿倒杯茶,摆出一副看好戏的样子等着锦绣接下来的表演,说实话他也很多年没见锦绣动手了,还有点怀念。
锦绣笑眯眯跳下马车,一身还没来及换的深色官服将他整个人衬的丰神俊朗,尤其当他看向人群前面闹事的几人时,面上还带着温润的笑,让第一次近距离瞧见他之人看丢了魂儿,看直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