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页

谢六上门,就说:“我爹好狠的心,将我给揍的下不了床,我只需要一个本朝名家出手的笔洗就能活蹦乱跳。”

元老爷哭诉:“家里九个女儿出嫁,得要嫁妆,两个儿子成亲要聘礼,前前后后几十年,将我千辛万苦攒起来的家底儿都给掏空了。

等锦绣娶了媳妇儿,我们家就真的只能吃糠咽菜,靠儿媳妇儿嫁妆度日,到时候还请王爷与谢公子看在老朽可怜的份儿上,赏老朽一口饭吃。”

锦绣冷眼旁观,三人演的十分带劲儿,且真情实感,说到动情处,谢六食指在舌头上一蘸,将口水抹在眼下充当泪水,恶心的要命。

偏当事人见怪不怪,仿佛锦绣提出来就是没见识的土包子似的。

惹不起,锦绣只能遁了。

在这种氛围中,日子很快到了七月十五,锦绣给姜家下聘的日子。

不少人家暗戳戳的观望,之前周文成亲,元家的大手笔让不少人家红了眼,都想瞧瞧元老爷唯一的亲儿子成亲,娶的还是本朝最有名望的将军世家的小姐,元家能拿出什么彩礼。

结果元家这次连装聘礼用的两人抬的大箱笼都不用了,只几十个穿着喜庆的小厮手里小心翼翼的捧着两尺见方的匣子,整整齐齐的跟着吹吹打打的队伍,进了姜家。

队伍末尾零星跟着三两个两人抬的大箱笼,看起来分量不轻。

众人一时闹不懂元家到底在搞什么。

有人当场嘲笑:“该不是为了那个养子成亲,打肿脸充胖子,将家中财物挥霍一空,到了亲儿子这里,却无法拿出像样的聘礼了吧!”

“就说一个小小县城来的商人,家底怎么可能比京城许多官员家都丰厚!果然是商人之家,做事情就是不讲究!”

“姜家小姐嫁给这样的人家,可惜了!”

“嗨,若我是元家小子,能娶到姜家小姐,早就乐疯了!还是那小子运道好,听说凭借着一张好看的小白脸,就求的陛下当场赐婚,你说我爹娘怎么就没给我生一张好看的脸皮呢?”

“男人要好看有何用?关键还是要那地方顶用才是真男人!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