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我号青莲

「马道长,也就是说您也根本不知道,重阳真人到底留下了什么?」

「丹阳子」马钰的介绍,不但没有能给郭默解惑,甚至让他更加迷茫。

天下「五绝」,无论「东邪」、「西毒」,还是「南帝」、「北丐」,都有他们的传承来历。

唯有这位「中神通」王重阳,没人知道他师承何方,全真教是他一手创立的,所有的武功仿佛都是凭空而出的。

「呵呵,的确如此,老道有几次也曾想着进去看看,可惜自身离师尊的要求差得太多了。」

马钰被郭默问得有些不好意思。

自己口口声声要给对方一场「机缘」,事实上这场「机缘」,是凶是吉,又能给郭默带来什么,他完全都毫无把握。

所有的一切,只是出于马钰对自己师尊的崇敬与信任。

这要是随便换个旁人,不说是场骗局,至少也得自己探查一番再说。

看到马钰的神情,郭默也明白了对方此刻的想法。

「马道长无需如此,既然晚辈自愿跟您来了,势必要一探究竟的,还请送在下过去吧。」

「也罢——」

二十多年的等待,就为了这一刻,马钰虽然心里也没底,总不能事到临头再反悔吧?

马钰亲自将正中央的供桌挪开,又朝着王重阳的画像行了个礼。

轻轻地拉动旁边的绳子,只见王重阳的画像,慢慢地被卷了起来,画像背后的墙壁,赫然就是一道石门。

马钰走向前去,伸出右掌,轻轻的在石门突出的一角,「啪——」击打了一下。

等了一盏茶的功夫,又在同样的位置,连续击打两下。

再等一盏茶的功夫,第三次在同样的位置,连续击打三下。

「咔啦......咔啦啦——咔——」

里边的机关就犯了,石门竟然向后方缓缓倒下,最后平铺在地上。

二人面前,就出现了一个黑洞洞的大洞,仿佛一只洪荒巨兽张着的大嘴,深不见其远也。

「默儿,师尊有遗训,除了满足条件之人外,其他人等都不得入内,老道没办法陪你进去了。」

马钰伸手从房间一侧的屋子里,拿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火把,和几根儿臂粗的牛油大蜡,顺手点亮了火把。

「默儿,你带着这些进去,也好方便行事。如果有什么危险,你就大声召唤,老道拼着违背师尊的遗命,也会进去助你。」

郭默真要进去了,马钰却凭空多了一份愧疚。

「多谢马道长,晚辈这就进去了。」

到了现在,郭默表面上反倒平静了许多,内心里有种「寻幽探密」的冒险感。

郭默将几根蜡烛包好背在背上,左手持着火把,右手已经抽出了自己的「赤霄」剑。

这把宝剑在黑暗之中,火把照耀之下,竟然泛起一层诡异的红光。

郭默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倒在地上的石门,很快就跃过了石门。

刚往前走,脚下就踩到了一块踏石。

就听见「嘎巴」一声,紧接着「吱呀呀...轰隆...砰」的一连串声响,再看郭默身后的石门,竟然再次回归了原处。

「默儿——默儿——」

「丹阳子」马钰,被眼前发生的事情惊呆了,在外边用力地拍打着石门,却毫无反应。

他急忙又按照刚才的顺序,想再次开启石门。

同样的位置,同样的手法,石门居然纹丝不动。

「完了——」

连续操作三次之后,依然毫无变化。

「丹阳子」也顾不得许多了,运足了功力,冲着那道石门,「啪啪啪」连击了三掌,石门依然纹丝不动。

世人都知,「全真七子」里,要论武功那一定是「长春子」丘处机排第一,连全真教众弟子以及「全真七子」之间,也是这样认为的。

殊不知,「丹阳子」马钰的全真内功,不仅早已达到了大成之境,这几年修炼「天罡北斗阵」时,又萌生新的感悟和想法。

试图通过「天罡北斗阵」,演练出一套掌法或剑法,无需七人操持,依然能保留一定阵法的加成。

虽然还没完全创出来,但即便那丝感悟,对他这个境界的人来说,也分属难得。

因此,「全真七子」中,内功心法到达一流之境的四个人里,「丹阳子」的功力,悄然之间已经跃居第一的位置。

又是在含愤之下,这一掌下去,少说也有六百斤的力道,却动摇不了这道石门分毫。

郭默也被石门的动静给吓了一跳,回过身去借着火把的亮光打量了半天,也没看出什么门道来。

索性不再理会,重新向山洞里走去。

如果从外边的地势看,这个石门是开在一座山的石壁上,而供人行走的暗道就是通往大山腹部的路。

郭默小心翼翼地走着,刚刚进入这一段还是径直的,走出十几丈后,就向右转弯了,而且道路变窄,仅能容下一人行走。

让郭默感到奇怪的是,这条暗道里,居然有风透进来,这到底是人工的,还是天然形成的呢?

又走出二十多丈,发现暗道再次转弯,向左而行,没走出多远,竟然见天了。

是的,此时是月圆之夜,一轮明月正挂在头顶,照亮了郭默周围。

这里居然是大山中的一处绝地,之所以叫绝地,因为四周都是高耸直立的山峰,而中间恰恰留出来方圆数十丈的一处平地。

这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天井」吧?

已经入冬数日,关中之地清冷的很,在此处绝地居然还能看到绿色的草木。

郭默手持着火把,在这绝地之中走了两个来回,猛然抬头发现自己进来的地方,离地一丈处竟刻有「青莲」两个字。

以郭默的见识,竟然分辨不出,这两个字到底是用什么物事刻上去的。

两个隶书的「青莲」,每道笔画都有手掌宽窄,一横一竖似乎横天平地,而在笔画的转角处,却又拐的那么自然。

仿佛......仿佛有一个人的手掌,在不停地按这笔画在书写着。

这不会是有人,直接用手掌「抹」出来的字吧?

郭默的脑海中,莫名地冒出这样的疑问。

「青莲?何意?」

郭默知道,青莲是一种睡莲,叶子宽而长,青白分明。

天竺人认为,其形具有伟人眼睛的特征,所以用来形容佛的眼睛。

「维摩诘所说经.卷上」中写道:「目净修广如青莲,心净已度诸禅定。」

而在中土说到「青莲」,似乎有名气的,要算上前朝那位谪仙人了。

郭默无心去揣摩,石壁上「青莲」二字蕴含的武学,因为他发现了更有兴趣的东西——石洞。

要不是抬头看到「青莲」,在这夜间,郭默也许还是固有的思维,顺着石壁再找出路。

正是抬头看到了「青莲」,他才发现离地一丈高的位置,在「青莲」二字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一人来高的石洞。

离地一丈高,自然难不倒郭默,脚尖轻轻点地,纵身先跃入左边的那个石洞。

明显很多年没人来过了,半悬于空中,良好的空气流通,倒闻不到难闻的气味。

火把已经快烧尽了,郭默顺势点燃了一根蜡烛,在无风的空间里,蜡烛的亮光却更加平和。

进入洞内,首先看到的是一张低矮的石桌,权且这样称呼,其实就是一块尚算平整的方石,两侧竟然还摆放着两个蒲团。

这是曾经有两人对坐吗?

这算是一个居室,没多大空间,徒有四壁,想必是用来待客的吧,如果有可客人能来到这个地方。

左侧没有路,郭默继续向右行,这算是再次进入大山的腹中,又是一条暗道,而且暗道的走势居然是向下的。

顺着一条不算太平整的暗道,又走了一刻钟的功夫。

郭默都以为,自己是不是迷路的时候,眼前豁然开朗,出现一个宽阔的石洞。

这个石洞,很明显就是天然形成的,不知怎么居然还有亮光进来,山洞里还能听到滴水的声音,却略显得有些潮湿了。

这个山洞,约有五六丈见方,又成不规则状。

中间算是平地,奇特的是,左右两侧的石壁上,竟然刻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并搭配着一些古朴的图案。

这是?小篆?

幸亏在「桃花岛」时,郭默跟随黄药师学习了大半年,而一些典籍也是用篆书写成了,他现在倒也能认得七七八八。

「按剑清八极,归酣歌大风。

天子凭玉几,剑履若云行。

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

狂饮琼浆数百盅,醉舞长剑指虚空

剑气纵横三万里,一点光寒十九州。

一剑青莲破百神,三进三出我非魔。」

文字配合着图案,文字郭默倒是能够认得,图案大多数都是一些人形的动作。

在郭默看来,这些动作却古怪至极,似乎有人故意刻画出来,要整蛊别人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