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页

“哼,等着瞧吧。我日后便是从龙津桥上跳下去,也再不管他的事儿了!”

作者有话要说:  嘿嘿,真香!

感谢大家支持!

第52章 顾家覆

章致拙自此之后一直留意着朝里的动向, 禁中的风声极紧,打听不到多少消息,还是姜康璞有门路, 跟章致拙说,确实官家身子不好了,整日喝着药。

翰林院还是以往的样子, 不紧不慢做着文书的活儿,更清贵些的一心埋在史书里头,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官家仍然没有立太子的打算, 朝里大臣为此上的奏折都快堆成小山了。

章致拙一面做着活儿,一面也结交有人脉的同僚, 以往不去的酒宴诗会也都接下了请帖, 混个眼熟。

打听了一阵子, 章致拙不禁感叹,如今官家对三皇子可太不满意了, 一点面子都不给。只剩这一个皇子了,还推三阻四不肯立他为太子。

想当初大皇子还在时, 官家可一直称赞他实干有为,颇得先祖遗风。这么一比较,大概能猜到三皇子是如何一个平庸浅薄的人。

好在虽然一直在说官家身子不好, 可到底相安无事,没传出驾崩的消息来。

如此这般心里揣了事儿过了好几个月,章致拙硬生生瘦了好些, 原本合身的衣裳都宽了许多。

一转眼的功夫,章致拙在翰林院便快呆满三年,是时候打算谋求下一步的发展了。

原先章致拙已想好要外放,不拘哪儿, 当个几年地方官,回中央也更有优势一些。可如今顾彦汝的事儿出了,反倒让他有些束手束脚,就怕他去了地方后,天南地北的,派不上用场。

章致拙同姜康璞商议了好久,若是不出什么意外,出了翰林院后调到些冷门的部门还是不成问题的。章致拙也不怕到时候清苦,他做官也不是为了图谋钱财。至于仕途,慢慢熬总能上去的。

一切都规划好了,章致拙便开始有意接触六部,姜康璞也帮衬着打听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