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脸上一片欣羡高兴,嘴上说着恭喜,心里大多都是遗憾,连嫉妒都不会有。层次差别大了,便兴不起比较的心思,哪还有力气来嫉恨。
章家热闹了好一会儿,人群方散去,章致拙快要笑僵的脸终于可以松懈片刻。
章则淮兴奋地拉着章致拙回了屋里,沈氏今日身子好了些,在院子里摘日头,顺便等着小儿的消息。
一家人亲亲热热地聚着说了会话,原本激动不已的心情慢慢平复,章致拙不骄不躁,当晚便继续钻进书房,为殿试做准备。
姜康璞轻啜了一口茶,摸了一把杂乱翘起的胡须,开口道:“官家已年逾古稀,进取不足,殿试若是官家出题,便不大可能是改革之类的试题。”
章致拙认真地听着,这可算是千金都不换的秘诀了。
“官家一生最意足之事,便是海贸政策,为朝廷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还有那几种亩产三千斤的粮食,使得世间千千万万的劳苦人家都能吃上一口,这几年官府统计饿死的人口也少了许多。”
“这是官家在位几十年最大的政绩,你揣摩揣摩,领会其中内涵,做策问便朝着这方面靠拢。做策问最忌毫无观点,互拼乱凑,别怕得罪人,你现在还只是个小小贡生,说政治主张还早。”
“殿试策问大概两三千字,放心大胆地做,写你最擅的文风,以你的水平,进士定不成问题。”
临到殿试,姜康璞才没狮子大开口,说拿下状元轻而易举,反而只说到进士,无疑是低调了许多。
章致拙定了定神,如今师傅审慎的态度宽慰了他,同时也给了他压力。只差这最后一哆嗦,可得好好考,万勿出了岔子。
殿试当日,众考生依着先前排练的那般站定,等着时候到,太监传唤。
时辰一到,众人具摆出恭敬的神色,放轻手脚,谨慎地踏入殿中。
章致拙丝毫不敢放松,低垂着头,眼神安分,不敢直视圣颜。
因着章致拙春闱时是头名,理所应当在最前头,考桌摆在最中间、最显眼的位置。
各大臣也在暗中打量这回的会元,听说是向来喜爱收天才学生的姜康璞的关门弟子。因要避嫌,姜康璞干脆告了假,连殿试也不来凑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