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页

现在,她三个舅舅和十多个表哥表弟都在老家,不说她家算是烈士家属,就说北河沟大队里超一半的人都姓杨这一点,就足够王小麦在北河沟大队不受罪了。算起来,整个大队都是没出五服的本家,生产队队长杨丰年还是她叔呢!

王小麦原本是不用担风险拉着苏苗苗一起的,毕竟苏苗苗不是大队的人,让人知道影响不好。

但她爸妈为了下乡这事儿没少托关系花钱,家里的小弟又才12岁,正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时候,王小麦想着家里剩下的票和粮,想着爸妈担心自己在农村过不好给塞来的钱和粮票……只觉得心里一阵阵,止不住的愧疚。

虽说舅舅舅妈肯定不会亏待她,但她也是从小跟农村长大的孩子,知道大队现在各家各户都不好过,就算舅舅他们在队里算是条件好一些的,她也不好意思不出口粮,占舅舅他们家的粮食份额,跟着吃白饭啊。

王小麦没别的想法,就是想……想……

她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和苏苗苗开口。

苏苗苗一看王小麦那表情,多少也能猜到她在想什么。

她心想:王小麦终究还是个小姑娘,虽有点小心思,但却真不是个坏人。

但苏苗苗却什么都没和王小麦说。

就在两个人都各自怀揣心事的时候,各个公社也都开着拖拉机来接这群他们也不是很待见的知青了。

每个知青分配的地点都是详细到公社,等到了公社再由公社领导去做具体分配。像是苏苗苗,在被登记成知青的时候,给她分配好的,就是红星公社。这一点也算是幸运,要是被分配到其他公社的话,她就算是遇到王小麦,也没办法在公社分配问题上做文章。

苏苗苗看着各个公社派来的人,皆是苦着一张脸,不情不愿的。

她知道,这是因为穷。

红星公社不富裕,或者说,从抵达县城后,苏苗苗就知道这个县城应该都能算是贫困县。当然了,在改革开放到来以前,大部分的中小县城都是这样的,省城还好些,有厂子,可以做工人。但公社和生产大队却还都是靠土地吃饭,没有任何其他的经济来源。

而所谓的知青下乡支援建设,接收农村再教育的口号,和实际上的知青下乡根本不是一回事。说是建设,但就是一群没办法高考,又没有工作岗位可顶替的失学少年少女们跑来农村跟着一起种地。可从来没下过地,干过农活的知青,种地还不如生产大队里的社员。

一个个手无缚鸡之力,又个顶个的清高,瞧不起农村人不说,还全都只总想着回城,为此没少搞那些歪风邪气,弄得大队里的年轻社员们各个心浮气躁。更别说,每年分粮食的时候,还得算上知青,总不能叫他们没饭吃啊!

就因为这个,公社和下面生产大队的领导们,都害怕了这些知青来。可偏偏每年都给分配每年都得多几个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