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当做一回事,李初就用东突厥给武媚娘上一课,让她明白商人究竟有多可怕。
“那朕就拭目以待。”武媚娘虽然听出李初言语之间透着的杀意,照样想要亲眼看看。
像武媚娘这样的人不相信任何人说的话,只相信自己亲眼看见的,竟然李初说的如此自信,那就让她看看李初怎么样打败东突厥。
是以,东突厥、吐蕃、契丹的使臣尚未回国,大周的兵马已经开拔,无二话,打仗!以一国之力,主动出手对付三国!
想打,想闹,来啊,大周奉陪到底。
眼看战事要起,各国的使臣都想回去,武媚娘让鸿胪寺的人劝劝,不必急于一时,纵然两国开战,不过大周没有斩来使的先例在,所以不必着急的现在就回去。
倒不如留在洛阳之内,或许能够探听得大周的许多消息,或许能够帮助他们国家打赢大周。
听听这安抚的话,谁要是听不出是反话就是傻子。
可是盛情难却,大周一直挽留他们,希望他们能够多住几日再走,并没有想完全和大周撕破脸的使臣们也就只能一拖再拖。
拖到最后第一个兵败退兵的正是东突厥,其实说是兵败也不贴切,因为东突厥的兵马从来没有和大周的兵马正面相争,东突厥国内乱成一团,百姓相争,商人相斗,就连贵族们也打得面红耳赤。
百姓听闻大周的兵马兵临城下时,才明白原来是东突厥的可汗有兴兵进犯大周之心,为大周所知,所以大周才会先下手为强,偏偏这么多年来东突厥和大周的联系太深,贵族们的钱,多少是和大周一起赚的。
两国战事一起,大周的商人立刻撤出东突厥,这一撤可不把东突厥给搅得天翻地覆。
东突厥的百姓本来日子过得太太平平的,没有战事对于百姓来说就是求之不得的好事,结果倒好,因为他们可汗忽然动了侵犯大周的心思,结果惹怒大周。
大国之怒,总得让你看看是什么样的。
反正随着大周商人撤离东突厥,东突厥一天比一天乱,很多人都闹不明白为什么会乱起来。
可是乱了就是乱了,哪怕东突厥派出兵马,一时半会儿的总是不能够镇压这些乱。
而且两国大战在即,有时间派兵马震慑国中的纷乱,对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