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先帝在位时,每次千秋宴, 都会邀请一千名老叟参加,美其名曰“千叟宴”。
且不光摆宴招待他们, 散席时还会给不菲的打赏。
如此奢侈靡费的结果, 就是毓景帝刚继位时, 国库只几十万两存银,偏那年南边还闹水灾,那叫一个举步维艰。
好在那几年北边的蛮族内讧, 没顾得上趁虚而入, 否则大齐危矣。
经过这几年的俭省跟休养生息, 国库这才渐渐充盈起来。
而毓景帝自个的私库,有了香皂这只会下金蛋的母鸡, 可谓盆满钵满。
不过私库跟国库是两码事,国库的钱他轻易动用不得。
同样的, 不到万不得已, 他也是不会轻易动用自个私库来贴补国库的。
庄明心光筹备工作就忙活了一两个月, 到了千秋宴这日, 她更是忙的脚不沾地。
直到午正宴席正式开始, 她这才终于能坐下喘口气了。
才封了贵妃的怡妃, 现今的怡贵妃,见状“啧”了一声, 感慨道:“人人都争着想当皇后,不过依我看,这皇后当起来可不容易,至少我这种粗人是干不来的。”
怡贵妃这个贵妃, 封的实至名归。
一来她前后两次救了毓景帝的命,还救过三皇子的命,功劳实打实的摆在那里。
二来他父亲镇北将军孙戟向来忠君爱国,如今战事在即,抬举她女儿为贵妃,也是变相的鼓励士气。
庄明心拿帕子拭了拭汗,笑道:“这还是多亏贤妃妹妹跟淑妃妹妹援手,否则光靠本宫,只怕早忙个人仰马翻了。”
四妃里头仅剩的淑妃位份,被庄明心以抚养三皇子有功的理由,塞给了端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