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生了

每个人都拿出纸笔,很是认真的开着小会。

“这个,小杨同志”

“别客气,叫我小杨就好。”

“成,小杨,实不相瞒,我在看剧本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怎么您着本子里的人物,都没有名字呢?”

“你是说,想要加上人物名字?”

“对,是有这么个想法,拙见拙见啊,大家一起探讨探讨。”

还是那人,杨利民正同他交流着。

听了对方问题,和其他人一样,他就在本子上写下了‘名字’这一选项,正想要说些什么。

旁边一位略显富态的中年男人开口道:“老严,这就是你不懂了,我倒是觉得这样处理才是最好的。”

“哦?”

老严来了兴趣,便听中年男人继续说:“怎么说,这部片本来就是为了,为了”

“致敬。”杨利民在一旁提点着。

“对!致敬!”他眼睛一亮,“这个词用得好!本来就是致敬某一类人的,你要是给他加上名字,是不是有点画蛇添足了?”

老严皱着眉头一想,“嘶!有道理啊!”

随即也没反驳,直接就将有关名字的那一选项给划掉了。

杨利民此时插嘴道:“其实不写名字,还有另外的一层意思。”

他吸引了大家目光,神秘一笑。

“主要是怕404。”

404?

见他们疑惑的皱起眉头,杨利民稍作解释。

几人恍然大悟,然后就会心一笑,显然都懂得其中道理。

“没错,是要做这样的考虑,是咱们不严谨了。”

严老心服口服,其他人也都想法一致。

这个年代里,也许不少人还没注意到这一点,可杨利民毕竟有先见之明啊。

写名字,且不提敢不敢写真实的人物,一但谢了,万一人物形象不贴合怎么办?

万一曲解人民英雄怎么办?

哪怕他们没这心思,也架不住别人扣帽子。

可要是虚构一个人物,那就更不行了。

一个虚构的人物上开国大典?

肯定也有麻烦。

所以干脆不写最好,还能搞波致敬。

工程师致敬那些默默无闻的背后工作者,小徒弟致敬新时代年轻人,各种致敬,多好。

他们能想到的,杨利民早已经在脑海中过了八百遍。

这些小问题自然不必再纠结。

“主要是大方向上,着重在剧情方面。”

“一部电影的灵魂在于剧本,没有剧本说什么都是虚的,同理,剧本的灵魂就在于剧情。”

“嗯赞同。”

“我也同意。”

“是这道理。”

杨利民全场一说,获得全场附和。

现目前有了方向,接下来的事就顺利多了。

几人针对各部分的剧情进行逐一拆分,然后再一起讨论,干劲十足。

“工程师家庭的剧情,是不是可以扩展一些?”

一名小同志如是说道,贼喜欢杨利民加进去的这条支线。

大致就是工程师很忙,忙到三过家门而不如,他爱人带着女儿来看他,小丫头扒门口巴巴哭着要爸爸。

工程师百般纠结,在小家与大家之间,最后毅然决然选择了后者的,顺带安慰女儿。

爸爸是为了国家事业呀,没有国就没有家呀

这一类扇情剧情,现在的人少有见过,很吃这一套。

小同志是想加一些日常,突显这一重点,但遭到多数否定。

杨利民认真道:“我们要牢记主线,不能本末倒置,如果这一戏份加得多了,这一段味道就完全变了。”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这话得到多数人赞同。

“是这样,很多东西点到即止就好了,全部表现出来,反而不美丽。”

“没错,再说别把个人喜好带进工作中啊小同志。”

几人一通说,给人家搞得十分尴尬,脸都红了。

杨利民见状,还是有些不大忍心。

“你这个想法倒是很好的,可以加在片尾。”

“比如工程师终于不负众望,在他回去路上,爱人带着女儿,拿着红旗迎接他,这些东西到时候可以和导演沟通的嘛,做成类似于彩蛋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