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摆平找茬儿的人,公平的商业竞争,各凭手段,舒雨可不怕。
舒雨自己则提供婚纱和一些合理化建议,用以占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也同样只分红,不参与具体管理。
丽姐负责店面的一切经营管理事宜和相关的前期投入,甚至哪一天她不想干了,要把店铺转让出去,大家按比例把钱一分,这场合作就算到了头,谁也不许有异议。
路英听完“咦”了一声,“这个说起来容易,实际很难做到吧。况且,她一手包办经营,那钱上的事,怎么说得清楚呢。”
舒雨不怕她质疑,质疑说明她在认真考虑可行性,至于买店铺的事,舒雨相信以她现在的财力肯定能够办到,而且她以后绝对会感谢自己,这是稳赚不赔的投资。
路英也没提出对于店铺的疑议,想必也是认可这一点,没觉得这是难事。
“一切写进合同,三方签字。我远在吴县,不可能干预经营,阿姨这么忙,您也不可能去管这些小事。至于钱上的事,我们可以派个会计过去,会计的工资由我们承担就是,这不是问题。”
至于这个会计是谁,那还用说吗?黄灵就是现成的人选。虽然舒雨还没跟她提,想必她也没有拒绝的理由。
丽姐再次出现的时候,听得十分认真,只在最后一点表示反对,“会计的工资,大家一起承担就是,这才多少钱,还特意分出来。有会计是好事,不然我以前又管钱又管事,经常出错。”
既然决定了,她倒是没有再斤斤计较,也算是拿得起放得下。
对于路英和舒雨各占百分之二十五,丽姐其实是相当庆幸,她扪心自问,如果自己站在这么有利的条件下,会不会只要这么一点。
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一个出铺面,一个出婚纱,她只出一身力气和少量的资金投入,却能拿一半。这么有利的条件,在进个门之前,她根本没敢想。
至于舒雨的想法,干活的工具人是必须得有的,她也可以卡得人□□,但是有什么必要呢。
工具人整天想着怎么找靠山独立,然后把你们一脚踢开,与其这样,不如让她觉得自己占了便宜。
生意再好做,不也得有人去干这份辛苦活,早起晚归的盯着,没有节假日没有休息,这也就是觉得是自己的生意,否则谁能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