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页

“一中?全国试题汇编?那个我知道,我也看过,和我的差不多,”肖开艳问过顾明阳,说有许多题两边都是有重复的,“但他们那个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发下来呢,现在时间多宝贵啊,咱们可浪费不起。”

校长打着哈哈,从口袋里掏出两块钱,留了两套卷子,“其实也等不了几天,这样吧,你非要试试我也不拦着,毕竟你是给咱们学校送知识来的,这不马上下课了,我让人领着你去班里,你试试吧。”

直到上课钟响,肖开艳也没卖出去一套卷子,校长的钱她要是真收就太傻了,所以等于直接赔了。

肖开艳没急着走,而是等到学校放学,她直接在校门口摆了个摊儿,兜售自己的卷子。

只是学生们已经被老师打了招呼,说用不了几天县教育局印的卷子和复习资料就会送下来了,到时候大家可以买那个,所以肖开艳鼓动三寸不烂之舌,也只卖出去了五套。

看着手里的五块钱,肖开艳安慰自己她没白来,最起码她知道了,宝山县自己印了卷子,她的东西在宝山是卖不动的。

……

李晓辉看着印刷厂的工人帮他把车给装好了,把厂里给他开的介绍信郑重装好了,叫上他这些天刻意交好的印刷厂销售科的科长,一起去了省城。

而他承诺白送给一中的卷子,则由印刷厂负责给县一中送去。

李晓辉带走的不只是介绍信,销售科长,试卷,还有他从一中重新“借”回来的黎苗的所有学习资料。

他的计划很明确,到了省城,直接把车开到了新华书店门口,以宝山县印刷厂的名义和新华书店谈,他这些天留意了,自从十二月高考的消息出来之后,县新华书店比百货楼还热闹。

从新华书店出来,李晓辉又开车把整个商城的各个高中跑了一遍。等晚上的时候,车上的先期印出来的四千套卷子,已经基本空了,“晓辉啊,哥我干了一辈子销售了,今儿我得管你叫师傅!”

坐在副驾驶的刘科长大口的啃着手里的肉盒,佩服的冲李晓辉竖起了大拇指,“你这张嘴,真的能把死人说活了。”

“哥你就笑话我吧,咱今天能这么顺,我总结了,一是国家政策好,把事办到了咱老百姓心坎里,谁不想上大学啊,哥你家小子不就在一中的嘛。”

“那是,我那小子要是能上个大学,老刘家祖坟可就冒青烟了!”

“二来呢,咱这卷子好,你瞧瞧我带的那些书没有,都是从首都买回来的,商城新华书店里都没有,也没地儿买去,他们能不想要咱的卷子吗?”算着今天一天的收入,李晓辉都想放声大笑了,他的本钱已经回来了,剩下的就是纯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