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苗手里的电报最早的就是姜雅逊给她发的,用词十分含蓄,就是叫她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顾为民随后而来的电报就直白多了,就四个字:如你所料。
最后一封是张潜给她发的,比顾为民他们晚了小半个月,就叫她好好复习,迎接考试。
黎苗反复斟酌之后,拿起电报去找了李老师。她在这个话本子里呆了一年多,太知道高考对人的重要性了,尤其宝山还是个穷县,一中更多的是比顾明阳还艰苦的学生,她和孙丽霞,可以说是学校的财主。
即便是孙丽霞,高中生招工进厂,在大学毕业国家分配工作,那也是两个概念。她如是能早一点把这个消息告诉大家,让学校和老师们都提前行动起来,将来能跨出农门的孩子就会更多。
李老师看着手里的三封电报,知道了那三个发电人的身份,眼眶登时就红了,她把紧紧握在手里,冲黎苗鞠了个躬,“好孩子,老师谢谢你!”
说完也不再招呼黎苗,直接跑了出去,她得把这个消息告诉校长!
一中的行动力是很强的,短短一天时间,师生动员大会就开完了,校长在会上也没有说的太明,只说学校要加强管理,提高学生的成绩,让大家都刻苦起来,不惜一切代价提高成绩,校长甚至还说,到年底的时候,高二年级前二十名,学校给发奖学金。
为了事后不引起大家的怀疑,黎苗并没有告诉李老师,这次高考会是在冬天,所以校长本能的以为,就算是恢复高考,那也是明年夏天的事,他们现在准备,一切还来得及。
……
很快的,国家要恢复高考的消息就在宝山县里悄悄流传开了,一时之间,想到一中插班的学生多了起来,学校开会之后,干脆又增收了两个班,看着陡然热闹起来的校园,孙丽霞长叹一声,“这可怎么办啊,那些人一副要拼命的架势,我肯定考不上了。”
她幽怨地看了黎苗一眼,“你就不急?万一那里头有人比你学习还好呢?”
黎苗放下课本,“全国又不是只有一所大学,也不是只招一个学生,我有啥急的,考不上最好的,还捞不着一个差不多的?算起来咱们比新来的学生可多学了快一年呢,你要是还没有信心,不如现在就回家去等着招工呢!”
孙丽霞也不过是习惯性抱怨两句,她嘟着嘴,看着教室里挑灯苦读的同学,“那不行,我考不上大学,还考不上大专吗?只要上了中专,回厂子就是技术员,那可是干部!”
这是她爸她妈她哥她嫂每天早上都要和她说一遍的话,听得她上学都不快乐了。
黎苗一点儿了不同情孙丽霞,孙丽霞是吃商品粮的,考不上大学,还能招工,等于天生就比别人多条后路,“那你还愁啥?考得上就上,考不上就招工,当然,你要是不想当工人,想当医生,那就得努力考大学了,不然你准备当赤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