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失去的,却远比他得到的多得多。
他的好友、挚交,他的志向、抱负,他的雄心与信心……
那边,刘缶与唐桁又双双喝下一杯酒,黄晗不禁浮起些笑容。
或许,他不必如此悲观。
功成不必在我身,我死还有后来人!七年前他不就在这里,遇见了那个微薄的希望之光吗?
“……想当初,就是在这东林酒楼,我瞧着那楼梯上走下来一个长得玉雪可爱的小娃娃,手里捧着一叠锦绣文章。”
“我一接过来打开,一眼就看见了那手笔走龙蛇的好字。我就在想,他就是我要找的人!”
黄晗一番感慨出口,谢英几人有些一头雾水。
一旁已年过而立的御史大夫秦子诚早已褪去曾经的青涩,俨然修炼的成熟而犀利。
他见几个年轻人有些不解,便笑道:“老师这是又想起小七了。毕竟当年那江南三赋,确实是震撼人心啊。一个九岁的孩子,便能有那般见解,又怎会是池中之物?”
谢英等人这才了解了当年的事,闻之也是纷纷称奇。
黄晗看着他们,仿佛看到当年的自己:
“你们都是小七的挚交,与他心意相通,肝胆相照。他日若能有诸君肩挑重任,肃清朝堂,再创清明治世,某心安矣!”
一旁,刘缶再一次击箸而歌。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
那悠悠歌声之中,黄晗好像看到,他少年时的好友,同殿为臣的同窗,被世家戕害含冤而亡的挚交,都在对他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