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的是在生死关头,魏承要杀姜贵妃平祸之事,讽刺的是魏承将昔日功臣逼得太紧,逼得他们不得不造反,冒着身死族灭的危险,要和魏承同归于尽。
而这首诗还有更多的内容,却被后代魏氏皇帝所禁,没有流传下来。
数十年夺嫡,魏室十去七八,以至于如日中天的魏氏帝国元气大伤,以至于日后继位的魏皇因为少了基本盘——魏宗室的扶持而底气不足,被各方势力挟持,一直做傀儡皇帝,一代比一代年龄低,一代比一代死得早,最后权臣乱国,天下大乱,末帝自尽于宫中,诺大天京城,付之一炬。
末帝,作为大魏最后一任帝王,一生沉溺于情爱之中,任妓家子出身的琳琅妃胡作非为,骄奢淫逸,纵情享受,残害百姓忠臣。
在他死后,新朝人也为他赋诗一首。
“昔有莲塘蔓枝桠,柔弱无骨天光煞,一朝晋身君王侧,亭亭玉立百花杀。”
讽刺的就是到了大魏的生死关头,末帝依然任琳琅这并不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莲花攀附在他身后,榨干大魏王朝最后一丝骨髓。
古有以香草喻美人,可无论是魏戟魏承还是魏书,都配不上香寒彻骨的梅花,灼灼其华的桃花,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莲花。
看似讽祸国美人,实则讽失责君王。
以美人香草喻这三位帝王,真不知是对他们的感叹,还是讽刺。
最后,繁华落尽,只剩疮痍。
冬尽已梅花落,春尽已桃花煞,夏尽已莲花杀,历经这三个阶段,一个持续了两百多年的盛世皇朝,最终还是走到了它的结局。
而在皇帝自尽的那一夜,仙歌出现在天京城外的小青山上,看着一夜漫漫大火焚烧天际,夜风撩动她的衣裳,让轻薄的衣料随风飞舞,恰似仙人回天去。
仙歌澄净的眼中满是平静,剔透的瞳孔倒映着远处艳丽的颜色,于漫天火光中,拾起属于她的“明珠”,然后,再次转身,离这红尘而去。
而这,也是她在这世上最后一次转身。
仙歌来到了昔日姜氏老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