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页

虽然说好了白酒的利润对半分,但刘长发嘴上答应了,背地里卖高价的勾当她很清楚,葡萄酒要是再给那个抠门精卖就太亏了,不如留给自家人喝。

等以后有了稳定的葡萄原料,产量上来了,再进行对外销售。

第40章

一转眼就到了十月国庆节, 一号一大早,江舒云就坐班车进了县城,给今天办喜事的两个客户化新娘妆。

许绍庭今天没有陪她一起进城, 到宁市一家比较大的造酒厂去参观学习了,要过两天才回来, 所以她只能坐班车。

还好这两家选的吉时不一样,一个九点一个十点,不然她就分、身乏术,无法兼顾了。

忙完后去客运站坐车, 路上经过一个报刊亭, 江舒云心中微微一动, 上前翻了一下当天的宁市日报, 然后在名为“新农天地”的专栏里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许景然,写的是一篇叙事散文《龙门村之秋》。

这篇文章描述了龙门村金秋时节的田园景象及农人秋收的干活场景,语言洗练简洁, 冲淡宁和,又富有作者独有的诙谐和意趣,和那篇曾经名动京城的《青云赋》有异曲同工之妙。

江舒云看得入迷, 差点击掌叫好。

“喂, 姑娘, 你站在这里看半天了,这报纸到底买不买?不买别弄皱了。”

报刊亭主人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头儿,不悦地问道。

“我买, 多少钱一份?”

“一毛五。”

江舒云正要掏钱, 想想又指着那篇《龙门村之秋》问:“大爷, 这个叫许景然的作者你了解吗?”

老头儿架着老花镜瞄了一眼, 如数家珍道:“这个人哪, 知道,特别有才,写的文章小说自成一家,很有味道。他从八月份开始发表作品,到现在光宁市日报上就已经发了四五篇了,还有《东湖文艺》的周刊上也有两篇。这位作家大概是前不久刚调到宁市的文化工作者吧,最近有人专门冲着他的名头来买报纸期刊呢。”

那家伙果然没说大话。江舒云便道:“大叔,您还记得许景然具体在哪几期报纸杂志上发表过吗?如果有的话我想每样都买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