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页

这些媳妇儿年纪约莫二十岁到四十岁之间,俱是干活利索的人儿,柳暄红对她们也有印象,听过她们的勤快干净名声,点头应了。

工资按天算,一天十块钱。

人员招了,地方不能落后。

没一会儿,宋万水和宋暖英来了,说小作坊建好了,请她现在还是明儿一早去看眼。

既然打算做月饼,柳暄红晓得她那儿没地方,也没人手,势必要回小宋村,在前些日子就和去县里送菜的宋万水说了,让他回去找个院子,砌几个火炉子,建个做月饼的小作坊。

宋万水回来后就清理了老宋家的老屋。

老屋是真老,是宋万水曾爷爷辈的,原是宋大叔公家住,后来盖了新的,叔公家搬了,老屋就空置了,平时院子里就种着木瓜等果树,堆堆稻草垛子,放柴火和闲置的农具。

正好大家都在,柳暄红便和妇女主任宋莞平还有宋暖英兄妹并一众媳妇儿去了院子,大家七嘴八舌提了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宋万水记下了,第二天不忙着开工,宋万水继续整改老屋,柳暄红去采买做月饼的原料和联系纸盒子的厂家。

工具的话,宋万水是提前准备好了。

而宋暖英,则回县城高婶子家取大家的工作服。

做吃食的,最要紧的是卫生干净,柳暄红特意买了白色布料请高婶子做工作服,有大褂,有帽子扎头发。

原是做了十三套,现多了几人,宋暖英顺便告诉高婶子再多做些。

柳暄红先在高婶子这订做家里的衣服,后来又下了这么笔大单子,高婶子的裁缝铺是日日忙活,老高家一时情绪复杂。

高婶子的铺子生意不好,高家人觉着高婶子人白折腾,但是挣钱了,高婶子忙这做衣裳,对家务活松懈了,高家人瞧着高婶子精神满满的脸,不敢吭声。

若是让高婶子停工,他们心疼钱,但是高婶子忙活,他们又不习惯。

最后,高大叔儿子和儿媳妇回家分担家务,累是累了点,但也因为这样,他们意识到做家务的劳累不比上班差,倒对高婶子好了许多。

宋暖英取了衣服,柳暄红安排好原料,纸盒子刚看了设计,要过两天送来一批,宋万水整改好老屋,柳暄红紧急培训了小宋村的媳妇一番,月饼作坊开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