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皇上......”底下那几个出列的在被宫内侍卫拉下去前还在不断的喊着。“不可让女人登上朝堂啊!”
直到他们被完全拉出去,皇帝才“哼”了一声。
看着仍站在底下的没出列的那些大臣,“朕只要有能力的人,谁办成了,朕自然会给予奖裳。而那些不办事,还整天叽叽歪歪的人,就哪凉快给朕哪待着去。”
“想必丞相大人,也认可,身居要职要做要事的理念吧?”看向了丞相。
“臣,臣确实如此认为。为官者自然要为君主分忧,此乃分内之事。”丞相上前,点头赞同。
朝廷上向来如此,君弱则臣强,君强则臣弱。当他们看出了皇帝的势不可挡,自然会避其锋芒。
“散朝。”
一声散朝,大殿里的大臣们不再看那新获封的几人,而是一个个结伴,默默的走出宫门。
“青王,皇上有请。”祝菱本来也转身往殿外走着,一个内侍走到她身旁,说出这句话。
跟着这位内侍,祝菱往太和殿的后面走去。到了皇帝的乾元殿,看到正低头吃着点心的年轻皇帝。
“皇上,青王到了。”内侍说完,就立在了一旁,不再出声。
抬头看到祝菱来了,“哎呦你来了,”皇帝拍拍手上的点心渣,示意祝菱先坐下。
待祝菱坐下,皇帝已经又咕咚咕咚喝了一盏茶了。
喝完一抹嘴,坐到祝菱旁边,“饿死我了,早上起晚了,饭都没吃就上朝,这一天天的,天天这么早。”
祝菱就看他发了一通牢骚。等着他继续说重要的,就见皇帝发完牢骚,接着正色,“我估计他们那群大臣现在嘴上不说,但心里在想着看我怎么往下弄呢。”
“我们下一步得赶紧推进了,最先的,就是让那些地区都用上水。”指的是那几个著名的干旱地区。
“嗯,”祝菱点点头,也说着自己回来时路过那些地区见到的,“那里剩的人越来越少了,不少人离开那里,去附近的县城自卖自身谋出路了。”
“哎,这老天也是。”皇帝一听就明白了,这是干旱加剧,靠天吃饭的老百姓们活不下去了。
“这么下去,就怕被有心人一鼓动...”后面的话没说,但皇帝已经明白。北疆虽亡,但西面还有个邪教正虎视眈眈着他们呢。
......
祝菱和皇帝正商讨着,秦庄也在写完自己的建议后,将这张纸递了上去,交给了自己的上司,工部侍郎。
此时工部侍郎刚从宫门走回来,正回想着在宫门口几位尚书说的话:他们要看皇帝到底要做什么,在看清之前,暂时不主动去做事。原句虽不是这样,但意思却表达的很清楚。那就是什么都先拖着。
刚进入自己的屋子里,秦庄就敲门进来,递给自己一张纸。
看了看秦庄,想起,这小子好像就是那个新异姓王的相公?
不过当看到这纸上写的什么,他脑中的其他心思都飞了。这上面竟是关于如何引水的可行性方法,还不止一条。
挨个看下去,看到最后,侍郎激动的脸都红热了。抬起头,也不想秦庄身后的其他关系了,激动的问,“这都是你想的?”
“我也不知道可不可行,就先都写下来,递给您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