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诛心之言,简直要人的命,边塞之事,有什么冲着本王来便罢,为难一个小丫头做什么。”
安信王极少动怒,得知有人竟利用李丝絮为边塞将士做下的事情布局,他气得将信重重拍到了桌子上。
凭李临淮对他父亲的了解,若仅仅只是要提公主的事情,只会捎信给他,而不是安信王。
这封信送到安信王的手上,绝不是无缘无故。
拣起李楷洛的书信看了一遍,李临淮提醒他:“王爷且先息怒,父亲特意捎信给王爷,或许此事不仅是冲着公主来的。”
“父亲还在信中提到了,不等名悉猎派人来京城议和,吐蕃王爷大朗雅已经先一步赶到了长安,皇上很重视这次议和,让宇文丞相接待了大朗雅。”
李临淮沉着冷静分析:“大朗雅此人十分阴毒,他在臣和公主手上受了莫大的屈辱,一定愤愤不平,他这个时候提前赶来长安,还见过宇文丞相,一定有所图谋。”
毕竟是能做军中主帅的人,除了熟读兵法,还十分懂朝堂博弈之道。
不用李临淮再说下去,安信王已经琢磨出了背后的不同寻常。
眼前的小子只凭李楷洛信中透露的些许之言,就已经推断出了朝堂上风起云涌,安信王敛起隐忍的怒意,用欣赏的目光看向李临淮。
“后生可畏啊!本王光顾着替那丫头鸣不平了!”
安信王拍着他的肩,不解道:“你与那小丫头之间情深义重,本王全都看在眼里,京城散播的这些流言都是诛心之言,分明是要将小丫头逼向绝境,本王尚且沉不住气,你为何还能沉下心来揣摩李兄信中之意?”
“莫非你并不担心那丫头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