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大唐的贤臣吗?
所谋所思皆是为了大唐百姓,为了国泰民安。
听了老态龙钟的姚大人说这番话,李丝絮不知怎么泪湿了眼眶。
“受大人教诲,丝丝记住了!”
李丝絮朝他深深一揖。
姚崇目光欣慰冲她点点头,步履蹒跚折回了御书房。
李丝絮等了好一会儿,才等到三皇子从御书房出来,兄妹两人一路往九玄宫走。
“父皇留三哥在御书房做什么?”
触上李丝絮担忧的神色,三皇子好笑的揉揉她的小揪揪:“不过是聆听父皇的教诲,能在御书房听姚大人宋大人陈奏国事,三哥获益甚多。”
“姚大人是大唐的肱股之臣!”
李丝絮歪着小脑袋好奇道:“丝丝听说,姚大人在武朝时期已经任兵部尚书,是他的谋划让武朝还政于唐?”
“皇妹从哪儿听来这些政事?父皇虽贤明慈爱,但这些话不能随便议论,若是被有心人听到了,难免不会招惹祸事。”
他的小皇妹胆子贼大,什么话都敢说。
三皇子忙一脸担忧提醒她。
李丝絮顽皮的笑笑:“丝丝也是上次在御花园,无意中偷听到宫里一个老嬷嬷跟太监在说姚大人,三哥安心,丝丝这话只在三哥面前提过。”
“宫里的老嬷嬷没说错,姚大人是大唐的肱股之臣,在受到父皇重用前,他做过皇祖时期的宰相,在武朝时,已经身任兵部尚书,的确是他的谋划,让武朝还政于唐。”
李丝絮好奇,三皇子也愿意私下跟她说些朝堂上的事儿:“姚大人一心为民,开元四年那会儿,河北道蝗灾,是姚大人在朝堂上力破众议,主张灭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