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冒着把事情搞砸的风险,不如一开始就齐心协力,保他个万无一失。

聪明人不止他一个,苏员外也是点到即止。

众人交汇了一个略带尴尬的眼神,很快就若无其事,商议起了接待问题。

这个说我家有闲置的别院,那个说我家里有好厨子,还有人说我家是开布庄的有的是好料子……

最绝的是吴员外:“从土地公给的影像来看,那位族亲是位道长。

不如咱们先把镇上那间门三清庙好生修葺一番,鼓动乡亲们都去朝拜三清。

届时道长看见咱们彩霞镇向道之风如此昌盛,必然欢喜。那件事,不就可以请道长出手解决了吗?”

此言一出,众人皆眼睛一亮,纷纷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若说高,还是吴兄高呀!”

“吴兄,还得是你呀!”

“好主意,真是个好主意,咱们立刻就行动。”

“正好我家前些日子拉了几车大青砖,原是要盖花园子的,如今且先缓缓,把三清庙扩建一下才是正经。”

“这来得及吗?”

“多花钱,多雇人,日夜赶工,怎么来不及?”

“说的也是。”

“…………”

=====

他们在这里讨论得热火朝天,却不知道,城隍庙里的三郎,已经无语了。

“这些人,真是干正事个个拉垮,歪门邪道却是一个比一个精通。”

他出身泰山府君门下,出一趟外差,不为泰山府扬名也就罢了,给三清修庙宇算是怎么回事?

他转头吩咐城隍,“今晚你让土地再给他们托梦,让他们不要劳民伤财兴师动众,我后天就到了。”

金陵城隍立刻就知道,彩霞镇的土地弄巧成拙了。

他淡定地应了一声“是”,又询问道:“不知属下这里,还需要怎样配合?”

三郎想了想,说:“我这里暂时用不到你,不过阴揆山庄那里,是我师弟的地盘,平日里你多照应着点儿,别让不长眼的去搅扰。”

“三公子放心,有属下在,山庄那边不会出问题的。”

对于这种送上门的讨好机会,金陵城隍自然不会拒绝。

他立刻就给彩霞镇的土地下达了新的命令,那土地惶恐不已,当天晚上就给那群乡绅托了梦。

一群乡绅本来兴冲冲的准备重修三清庙宇,当头一盆凉水浇下来,把他们的热情浇熄了一半。

“怎么办,还修不修?”

“修什么修?听土地公的,不修了。”

见众人都有些沮丧,苏员外急忙出来调动情绪,“既然土地公特意有此吩咐,想来那位道长,是个不慕名利的高洁之辈。

咱们只需用心招待,就算无功,想来也不至于有过。”

其实,在不求功劳的情况下,越是性子淡薄的人,就越好招待。

因为这种人,在各方面的需求都很少,心胸也很豁达,你想讨好他不容易,想得罪他同样不容易。

众人听了这话,都觉得有理,又商议了一番便各自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