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页

人声、雨声、嘈杂声,把这六百年历史的古典园林,生生变成了混乱的菜场。

穆颂实在心累,懒得和人挤来挤去,索性在湖畔的廊亭里,停下了脚步。

天很冷,亭子的栏杆很湿,因此,没有游人在此驻足,都急匆匆穿亭而过,奔向下一个景点。

可穆颂却不介意,取出雨衣,铺在横栏上,就一屁股坐了上去。

面朝雨中涟漪的湖面,任由身后游人穿梭。

穆颂坐着坐着,渐渐觉得,人声、雨声、嘈杂声渐小,内心的声音渐大。

第一次,他于喧嚣中,体会到了,达到内心宁静的快乐。

于是,自那之后,穆颂开始关注禅修方面的知识。

几年下来,也有了一些领悟,并且极大地帮助了,他的写作事业。

每每卡文,他都会出门,找个最热闹的都市街角,坐在角落里。

让所有的声音,都流入他的耳朵,所有的人事物,都投射进他的眼睛。

如是,接纳。

世间声相百态,无分别,无判断,进入他的身体,又无障碍地流走,不勾起一丝涟漪。

如此往复,心里打结的点,往往都能豁然解开,文思便又如泉涌。

这些年间,穆颂很依赖这种方式。

解压也好,消化情绪也罢,总之,对他来说,是极其适用的自我疗愈法。

因此,再次来到这方法的诞生地,穆颂的心情很不一样,甚至有些隐隐的悸动。

一如六年前,穆颂寻到那条栏杆,再一次,面朝湖水,安静坐下。

闭上眼,感受风从面庞拂过,带着湖水的腥甜,和草木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