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高干

重生三国 宋默然 1340 字 3个月前

恋上你看书网

洛阳事变之前,袁绍勉强可以算是大汉政坛上一颗新星。虽然人们提起他时,多半都会说什么“四世三公”之类的话,但政治豪门并不止他们一家。

直到董卓完蛋,准确地说是“邺城谈判”之后,他才确立了自己如今的地位。现在袁氏基本上可以说权倾一时,非但朝廷里许多要害位置是他们自己人,黄河以南各州的军政长官也都跟袁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当然不要忘记最重要的一件事,袁本初握有兵权。

如果能借此机会拿掉朱广,那么并州的王允,幽州的公孙瓒,也就不足为虑了。到那时,他袁本初最起码也有一个“再造山河”之功,如果再进一步……

见他沉默,许攸有些按捺不住:“主公,朱广因着护驾大功,名躁一时,世人视之为一时英杰。他若按兵不动,这事还有些不好办。现在他自寻死路,还有什么好犹豫的?他身为左将军督冀州事,主动挑起内乱,主公以朝廷名义发兵弹压,名正言顺,鬼服神钦!谁能说什么?”

袁绍默默点头,但随即却道:“他主动进兵,自然是给了我弹压的由头。但公孙瓒自去岁以来不断抄略冀州边郡,这事满朝皆知。彼时朝廷只派员调解,如今却发兵进击,怕是要引人议论。”

许攸一怔,苦笑道:“这就是主公的担心?怕人议论?”

袁绍瞄他一眼:“难道还不够?”

“这,这不荒唐么?主公乃大司马骠骑将军,参录尚书事,怕谁议论?”许攸拍着手道。“就算朝中大臣有不同意见,那又怎么样?天子尚未亲政,只要主公下定决心,谁能阻挡?”

袁绍虽觉得他话不得体,但也没有反驳。

此时,座中有一人,四十左右年纪,袁绍许攸谈话他静静地听着,眉心始终紧锁,好似有化不开的心事。

“主公是在担心太傅的病情?”

袁绍叹息一声,点头道:“元皓知我心呐。叔父病危,此时发兵,恐不合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