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缘分天注定

重生三国 宋默然 4865 字 3个月前

门亭长素知将军说一不二,但一来拿了人家的钱,二来看着也确实可怜,他肯定是没有胆子再说一次,只是在原地停了片刻,很是为难。

幸好,他是最早追随朱广的一批小伙伴,将军看在眼里,问道:“怎么了?为什么要见我?”

“说是,想申冤。”

“申冤?申冤去找县令,不行找太守,我又不管这事。你说是中山的?怎么跑到邺城来了?”

“这,小人委实不知。”

“行了,让他去吧。”

门亭长退下以后,朱广便埋首案间,审阅一些军中的文书。也不知过了多久,门亭长又来了:“将军,外头有个女……”

这回朱广怒了,一拍案:“没看见我这儿有事!”

吓得门亭长一揖,掉头就跑。

贾诩从城外军营回来,远远望见一个女人立在左将军府门前,正纳闷呢,这地方是女人该出现的?

下马之后,无意中看了一眼,上台阶前,又多看一眼,将跨门槛时又回首看一眼,终于停下脚步:“怎么回事?”

“贾长史。中山来的,说是要申冤,将军没空见她。她就一直这么立着,要是个男人倒好办,可这……”

那女子端端正正立在将军府前的大街上,过往行人都投之以异样的目光。看得出来,她有些窘迫,将头埋着,双手藏在袖里,一动不动。

“申冤怎么申到将军府来了?她该去找……”话刚至此处,一匹马从那女子身后小跑着过去。骇得她身子一颤,险些栽倒。

贾诩敢肯定,除了他以外,府门前所有卫士,包括那些路过的行人,在那一刻都作了一个准备往前冲的细微动作……好吧,算自己一个。

又看几眼,这才转头朝里去。

朱广再不爽,但贾诩来了,他还是强颜欢笑,公事说罢。贾诩没有要走的意思,略一迟疑,小声道:“将军,外头有个女子。”

“女子?”朱广不明所以。这大街上,哪天没有女子路过?

贾诩把事情一说,最后补一句:“她总这么站在将军府前也不是个事,将军是不是见见她?”

“有这必要么?她如果真有什么冤屈,也不该来我左将军幕府。”

“下官看她车驾穿着,应该不是普通人家,将军还是见一见的好。以后,将军不会少和地方上的豪强大户们打交道。”

这话提醒了朱广。自己的事业重心在北方,这应该是没有异议了。士族、豪强、大户,这些人不但控制着巨额的财富,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引导着舆论。当初两次“党锢之祸”,十常侍那般强横歹毒,也没见堵住了士人的嘴,天下照样舆情汹汹。

所以,如果想要有什么发展,不管你喜不喜欢,愿不愿意,你都避不开这些人。

思量一阵,点头道:“罢,你去叫她进来,若真有冤屈,我也作一回朱青天,搞不好还传为美谈呢。”

贾诩笑笑,当即出去了。旁的不说,这位年轻的新主公有一点好。一般来讲,年轻就会气盛,又特别是立下大功,名扬四海,那指定会膨胀得厉害。但是左将军似乎一直清楚自己在干什么,从善如流。

贾文和出去这空档,朱广又批了一份公文,任命赵云为左将军掾。这是个比六百石的官职,他有权力自行任命。虽然知道赵云有将军之才,但现在他没什么功劳,又脱离了军中一段时间,洛阳以来诸役,他也没有参与,若是拔得太高,叫其他弟兄怎么想?

“见过朱将军。”

冷不防一个声音响起,吓朱三一大跳!抬头一看,一女子就立在堂中,深深埋着头。她走道没声的?

“说吧,什么事。”

“感谢将军拔冗接见,请将军放心,不会占用太多时间。”

嗯,声音挺好听,虽然不是齐妹子那么清脆响亮,但是听在耳里软软的。

见朱将军不作声,那女子停了片刻,又道:“小女子是中山无极甄氏,因表兄被诬指与黑山贼暗通,遭到逮捕。先后求告于无极县长,张校尉处,都推托不管,只能来求将军。唐突之处,还请将军见谅。”

表兄?为了表兄不惜多方求告?一个弱女子竟然只身跑到我左将军府来?

哎呦,不会是旧戏里总演的那样,表妹表兄,你侬我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若真有冤情,我帮她澄清了,不也成全一段姻缘,成就一段美谈?搞不好以后戏文就有,甄氏女为救情郎勇闯幕府,朱将军明察秋毫成全璧人。

不过眼下局势很混乱,司法那一套早顾不上了。黑山贼劫掠中山常山,大将军震怒,那中山太守又备说郡中豪强跟黑山贼有勾结。因此这回大肆逮捕,但凡有人指证,那铁定给抓起来。嫌疑重大的,已经杀了好几批。

“这也只是你一面之词,怎么证明你表兄是被诬指的?”

“将军明鉴,表兄是士人,家中耕读相传已久,只因遭邻居指控,便被缉拿。但有真凭实据,小女子怎敢来将军幕府申诉?”

看来是大家女,有教养。虽然拘谨,但说话却条理清楚,不慌不忙。朱三突然很感兴趣,问道:“你家中该有父兄,怎么让你一个弱女子四处奔波?”

甄氏女一时不答,朱广见状道:“没事,我只是随口问问,你可以不回答。这样吧,你……”

“先父原是上蔡县令,不幸早逝。家中有两位兄长,长兄为曲梁县长,次兄举孝廉在京求官。四位姐姐都已出嫁,家中只有老母在堂。极为疼爱表兄,一旦闻听噩耗,已然卧床不起,小女子实属无奈,只能……”

朱听了,不禁怜惜。也佩服她一介女流为了表兄四处求告。想了想,便道:“这样吧,将你表兄的姓名,表字,籍贯出去告诉我的长史,就是方才唤你进来那位,请他派人去问问,就说是我的意思。”

甄氏听了这话,抬起头来。

四目相对时,两人都愣了。

甄氏一直低着头,只能听见对方的声音,判断着年纪应该不是很大。但此时看得真切,才知所谓“左将军”,不过是一个年轻人。自己长兄的长子,恐怕也跟他差不多大。一时间,心下狐疑,这真是左将军?

而朱广则一直看着她的额头说话,此时方能看清面容,不知为何,竟有些诧异,不,是惊讶,也不对,震惊,没错,就是震惊。

她年纪不是很大,顶天了也就十二三四,或者十七**岁。这就是让朱广震惊的原因,之一。

沉默持续一阵,便变得尴尬了。

甄氏女又低下头去,终于显得有些慌乱了:“只是,只是……”

“怎么?”

勉强定住杂乱的思绪,甄氏女道:“只是听说军中已经在开始处决暗通黑山之人,所以……”

“哦,这你可以放心,朝廷始终还是有法度在的,不可能不问青红皂白就砍头。既然你表兄暗通黑山没有真凭实据,那应该还不至于被处决。”

“但,恕小女子直言,时局如此混乱,便是清白人家也不知几时大祸临头,何况是被监押的人犯?”

朱广笑了:“那你想让我怎么办?”

甄氏又微微抬头,欲言又止。良久,将心一横,大着胆子道:“能不能请将军手令一道?”语至此处,急忙补充“并非是要释放表兄,只是暂时留人?以便查明?”

其实你说朱广堂堂左将军,统率着各州调来的军队,又准备着讨董,能答应你过问此事已经是难能可贵了,你还要求手令一道?将军的手令是能随便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