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事态紧急,早作决断!”荀攸提醒道。
城中朱广孤军奋战,以幽州军的兵力绝难抵挡住并凉两军联手一击。自己本该立即引西园军进城,可是现在情况有变。
就算自己把八千余新军开进洛阳城,也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击溃董卓吕布。这不是野地争雄,可以一鼓而下的事。
一旦城中战况胶着,董卓的援兵一到,那就全完了!
心中虽有主意,可袁绍还是问道:“你们说怎么办?”
荀攸长叹一声:“事情已经这样,我们就算进城也于事无补,我……”
抛弃君上,拥兵逃亡,这事确实不那么光彩。
曹操目视二人一阵,朗声道:“怎么?都不愿说?董卓援军眨眼将至,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袁绍也不怕将牙咬崩:“可太后天子,还有大臣们!怎么办!”
曹操心中暗笑:“还能怎么办?我们也是有心无力了!进城一起死么?董卓一旦控制了洛阳,连太后和天子都不知命归何处,何况你我?唯今之计,只有带这西园新军火速撤离洛阳,到关东去!传檄天下,揭露董贼滔天罪恶,征召四方义军共讨之!”
袁绍听罢,沉默不言,移步向旁,若有所思。
荀攸看向曹操,两人眼神交会时,极有默契地同时微微颔首。
不久,袁绍猛然回身:“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传我命令,西园军绕开洛阳,兵发豫州!”
豫州汝南,乃是袁氏的故乡。
当追随袁绍逃出城来的公卿大臣们听闻抛弃天子逃往豫州时,纷纷表示反对,尤以尚书卢植最为激动。
“太后天子陷于乱军之中,骁骑校尉正在城中浴血奋战,八千西园军竟不发一兵一卒往援?这是何道理?”
袁绍痛惜道:“非是袁绍不忠不义,董卓援军已过函谷,说话将至!若我等不迅速撤离洛阳,只怕全都将沦于董贼之手!今有诸位公卿大臣,又有八千新军,我们到豫州去号召勤王,等各州郡义军云集,再反攻洛阳不迟!”
一片哗然!
董卓援军到了?这……早知如此,当初就应该听从本初的建议,调皇甫嵩引军回京啊!完了,说什么都是晚了!
太后,陛下,臣,只能跑路了……
一听董卓援兵将至,先前那些义愤填膺的大臣们齐齐失声,再没有群情激愤。袁绍见状,催促传令速行。
卢植见阻挡不住,暗叹一声,也只能随大流而去。
八千,八千余铠甲锃亮,上面连一丝一毫战斗斑痕都没有的西园新军,带着最精良的器械,在袁绍等人率领下,绕开洛阳,向东南方向的豫州进发,火速进发!
当大军离开西园,经过洛阳西南面时,多少人侧首眺望。隔着这么远,似乎都能听到城中传来的金铁之音,喊杀之声。
而在城头上,已经占据了城门的西凉军士卒眼见大军开来,初时还颇为紧张,但当他们发现这支大军竟然绕开洛阳往东南前进时,他们愣了,怎么个情况?
城中,激战正酣!
并凉两军虽然发动了五千之众进攻幽州军,但亏得张辽在如此情急之下尚能沉稳布置,接战之后又镇定指挥。幽州军以拒马封锁道路,弓弩手攀高俯射,并凉军虽然人多势众,可城中巷战不比野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多反而施展不开。很多并凉军士卒被堵在后头根本没有出手的机会。而在前头与幽州军短兵相接的,每进一步必然付出沉重的代价!若论骁勇剽悍,幽州不输给并州凉州!
而在北城,朱广已经杀得浑身血污,除了眼白和偶尔露出的牙齿,简直就是个红孩儿!
“校尉!”高顺抢到他身边,与他并肩而战。
“弟兄们都下来了!”朱广一刀将面前之敌撩翻,趁隙问道。
“都下来了!”
“好!走!去东城!”
数百人且战且退,并州士卒畏惧他的勇猛,见他撤时,竟不敢来追。只能等他退入那小巷时,才跟了上去。
“休走了朱广!”西凉少帅连推带砍,总算是把堵在路上的百姓冲散。可等他撵在鼓楼时,就看到一地惨不忍睹的尸首,还有跃跃欲试的并州军。
那一刻他都看傻了,这些货在干什么?那巷子里有什么好东西?等他抢过去一瞧,就看到了一个手执六尺长刀的血人面朝他们,正在断后。而尾随的并州士卒却远远地离着不敢上前。
董璜气得破口大骂,有人上前一刀杀了朱广,却让并州军堵住了狭窄的巷口,连推带踹,甚至不惜举刀相向!
好不容易逼动了并州士卒,朱广却停了下来。
他一停,尾随的士卒也跟着停步!而且保持一种屁股后顶,双脚抓地的姿势!这表示,老子打死也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