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操蛋了

重生三国 宋默然 7032 字 3个月前

“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说出来,大家探讨探讨?”

“子昂有何高见,快快说来。”荀公达催促道。

朱广当下便把自己的主意如此这般,这般如此一说,听得袁绍等人脸上阴晴不定!这,怎么感觉不太靠谱?

一声巨响!已成光杆司令的北军中侯何颙一拳捶在案上:“我看可行!”

曹操又一掌拍下去:“慢!子昂,万一有变呢?”

朱广漫不经心道:“那就只能在这洛阳城里真刀真枪弄他了!”

何颙的气势顿时被打了下去:“这……也弄不过啊。”

“信与不信都在诸位,反正董卓一直在虚张声势!真打起来,我们兵力不逊于他,又占据着道义,未必就干不过!”

看众人神情,显然是不相信的。

曹孟德深思半晌,对袁绍道:“大不了早作准备,若是真抵挡不住并凉两军,我们至少可以护从太后、天子、公卿出走洛阳,到关东去号令四海勤王。”

朱广突然打了个冷战,阿瞒哥,你这时候就在打“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算盘?

决定权在袁绍手上,这出身超级豪门的高富帅历史上曾被他的小伙伴曹操评价为“好谋而无断”,不知这回能否作个英明决策?

讨论已经结束,房内鸦雀无声,众人焦急地等着袁本初最后的拍板。他的决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但会影响到大汉的命运,还会影响到历史的走向。

袁绍自己也明白这一点,因此,犹豫了。

“我还是决定,请太傅求诏,宣董卓进宫。”

朱广心里突然空落落的,袁本初啊袁本初,这是你作“关键先生”的大好机会。此事一成,你就是力挽狂澜的大汉英雄!凭着你显赫的家世,还愁没有高官禄?你为什么……

“董卓若肯进宫,今天便杀了他,除掉这个祸害。他若不肯来,就必然会加紧谋反,仓促举事。到时,子昂,就看你的了。”袁绍正色道。

朱广一怔:“袁哥?”

袁绍也愣了,你叫我啥?

朱广得承认,他犯一个错误。那就是先入为主,因为自己预知历史,所以哪怕是对素未谋面的人,心里也早已有了刻板的印象。一见面,就将这种刻板往人家身上套。但历史记载寥寥数语,哪能完全概括一个人的性格?

袁绍考虑得不可谓不周到,董卓一旦发现朝廷要弄他,肯定会急于起事,也就没有太多的时间来仔细思考和周密布置。

再者,如果不逼着董卓尽快下手,万一他真从关辅地区调来了西凉援军呢?

凉州军营

幽并凉三州地方部队在洛阳城里的军营恰好形成分庭抗礼之势。董卓在西,吕布在中,朱广在东。只不过相较而言,吕布和朱广离得近一些。

董卓腆着他那酒瓮一般的肚子,在营房的屋檐下来回走动。虽然已经是九月,但自从那场大雨停了之后,洛阳的气候异常炎热。他本就肥胖,走了一阵,就被太阳烤出了满身的油。

他身后,西凉将校们谁也不敢坐,全站着,看着他跟滚皮球似的走过来,走过去。

“怎么还不来!”

一声怒喝,骇得一众将校们大眼望小眼,谁也不敢说话。

李儒摇着羽扇,合着这不是诸葛亮的专属啊?

到董卓身后,替他打着扇,一边劝道:“主公稍安勿躁,吕布已然杀了丁原,除了投靠主公,还有什么退路?”

“话是这么说……”董卓似乎有着什么担心。

正在此时,一声洪亮的马嘶声扰乱了他的思绪。赤兔马已经被牵到院子里。一看到它,董卓的目光竟变得温柔起来,好似看到了情人一般。

他脚下一动,就想过去和从前一样抚摸赤兔的脖子。但咧着嘴狠咬了几口,他还是收回了步子。这马,现在已经不归他所有了。

李儒察颜观色,立即朝那牵马的军官使了个眼色,让他拉开一些,省得董公见了伤心。

“主公,今日幽并两军火并,洛阳震动。朝中公卿不会无动于衷,主公得准备动手了。”

董卓抹着两颊的汗,道:“李傕郭汜想必才刚动身,是不是再等等?”

李儒断然道:“不能再等!之前主公苦心经营,也未必就能迷惑朝中所有人。今吕布已杀了丁原来投,难道主公还要继续装下去?”

董卓牙疼似的咂着嘴:“依你看,我该哪处着手?”

李文优神秘地一笑:“主公之前不是说与董太后同宗,又说董侯聪慧能干么?”

“我想想,容我想想。”董卓连声道。

又等一阵,就在董仲颖几乎要失去耐性时,前有董璜,后有李肃接连抢入。

“奉先何在!”董卓脱口问道。

董璜李肃将身一侧,只见一将,身长九尺,极为雄壮!龙行虎步,不怒自威!一手握刀,一手提包,大步进来!

一见到他,董卓大喜过望,几步上前执住他手,仰头细细打量。

吕布将那包托在双掌中,屈一膝拜道:“五原吕布,见过董公!”

董卓急忙将他扶起,担着他手紧了又紧:“奉先啊奉先,我是想了多少年,总算把你盼来了!”

“吕布对董公也是倾心已久,只恨……”后头的话,就不必说了。

董卓会意,看他手中包袱:“这是?”

“执金吾,丁原的首级!”

牛辅等将一拥而上,扯开那包袱一看,果然是丁原!

董卓瞄了一眼,便拉着他手进了房内。亲自将他按坐下去之后,才回到主位,长吸一口气,又重重呼出:“今得奉先相助,是老天垂怜我啊!至此,何愁大事不成!”

牛辅等将陆续进来,听他这话,心头都不以为然。卖主求荣之人,有什么了不起?

当下,董卓问事情缘由,吕布说了。当听闻朱广走脱时,牛辅插了一句:“那小贼有些手段,你真不该放他走。”

“当时,他幽州军已经赶来相救,若火并起来,怕是不好。”吕布解释道。

董卓显然没把小小吹风校尉放在眼里,摆手道:“量他一个杂号校尉能有什么作用?放了便放了!奉先,军中如何?对了,稚叔怎么没有来?”

“回董公,军中俱已安排妥当。明公为并州牧,将士们自该效命。张杨……”

李儒从他语气中察觉出不对,立即追问道:“张稚叔怎样?”

吕布干咳几声:“我之前借还马为名,将他支开,他心里现在有些芥蒂。”

“他是不肯归顺?”牛辅问道。

“我已将他扣押看管,董公不必担心。”吕布道。

“既不肯从,何不一刀杀了?”牛辅逼问道。

吕布转过头去,盯着他。

董卓见状,大声道:“无妨无妨!稚叔昔日也在我麾下效过力,如今只不过是怪奉先没有提前知会而已。寻个机会,我亲自跟他说!”

吕布这才将凌厉的目光收回。

董卓看起来兴致很高,亲自替他引荐诸将,牛辅李儒这些自不必说,但当介绍到王匡张璋二人时,吕布暗暗心惊!竟连大将军和车骑将军的旧部也来投靠了?

“久闻吕奉先大名,失敬。”王匡张璋异口同声。其他在这之前,他两个哪知道吕布是谁,不过见董卓如此抬举,因此敷衍一下。

“王匡张璋二将带给我一个消息,说是袁绍曹操那帮小儿在谋划着要对付我。奉先,你看,该怎么办?”

吕布一声冷笑:“只需董公一道军令,吕布就率并州将士取了这些人的首级来献!”

“听说那朱广颇有勇力,这几年在幽州也作得不少大事?”

吕布笑容更盛:“董公有所不知,朱广之前在云中时,只不过是我的一个小兄弟而已,他的武艺还得我不少指点。今日他来我营中,就是奉了袁绍之命,欲以重金收买!”

董卓大笑:“奉先何不从他?”

“袁绍何等人?岂能与董公相提并论?布虽一介武夫,也不屑与竖子为伍!”

董卓笑得直捶大腿,竟说不出话来。

那下头众将面面相觑,得个吕布,值得如此高兴?我们追随董公日久,出生入死,南征北战,这算怎么回事?

李儒轻摇着羽扇,等董卓笑得差不多了,才问道:“奉先,听说朱广有三千步骑?”

“是。其中有一千余马军,都是昔日在云中时陪同朱广驰猎的玩伴,一群小儿,不足为惧。还有千余步军,是太尉刘虞拨给他的。幽州军董公不必担心,我并州人马就能收拾了他。只是,那西园新军……”

董卓脸上笑容一敛,从面前那案桌上取了几件东西,示意李儒拿给他看。

那是几个布袋,吕布疑惑地抽出其中一个来,只见帛布上写着几行字,重点是后头的落款:下军校尉,鲍鸿。

吕布看了好一阵,抬头瞄董卓时,只见对方挥手道:“接着看剩下两张。”

这三封书,都表达着同一个意思,除下军校尉鲍鸿外,其余两人是助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冯芳。

西园八校尉,有三个投靠了西凉军。

董卓很乐于看到吕布脸上的震惊,笑问道:“我本有西凉雄兵,如今又得王匡张璋引来北军精锐,西园三校致书投诚,再加奉先的并州劲旅,能成大事否?”

妥妥的。

当下,董卓又着实勉励慰劳了吕布一番,并许诺很快就会表他为“骑都尉”,又嘱咐好生安抚并州军以后,才遣他离开。当然,少不得,要带上赤兔宝马。

正与部下商议下一步行动时,忽听报说有一小黄门来见。

小黄门?宦官不是都被袁绍他们杀了个干干净净么?还哪来的小黄门?

叫进来一看,面皮白净,没有胡须,倒像是个阉人。

董卓起身上前,把那小黄门从头打量到脚,又绕到他背后仔细查看,忽问道:“你真是阉人?”

那小黄门估计二十来岁,听他这么一问,低下头去:“是。”

“不会吧?听说宦官都死绝了,你打哪冒出来的?下面真没有了?”牛辅插嘴问道。

小黄门极是窘迫,小声道:“小人是在太后宫中侍奉,此来,是奉太后诏命。”

西凉将校谁也没动,董卓等了片刻,才随口道:“怎么回事?没听到是奉太后诏命来的?还坐着?”

将校们这才陆续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