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董卓

重生三国 宋默然 2002 字 3个月前

张杨应下,拜辞他出去。

“府君,这张杨带一群少年到军前,不是儿戏么?”牛辅不满道。

董卓身旁有一人,不到四十年纪,绾巾灰衣,气度与一众武将大不相同,轻笑道:“张杨有勇力,且久在边塞,他既带来,想是奇兵一支也未可知。”

众将都当他戏说,谁也不当真,只哄笑而已。董卓也不制止,看来确实没把少年们当瓣蒜。

“府君,闻听北中郎将卢植围黄巾贼于广宗,久攻不克。天子遣小黄门左丰观贼形势,卢植恐怕就要回京了。”那灰衣儒雅之人说道。

“何以见得?”

“这黄门内侍,自十常侍以下,哪个不是贪渎胡为?卢植何人?当代名士,学问大家!他岂肯委身事阉宦?”

董卓一想,深以为然,若卢植被免,那顶上去的,就是我董仲颖了。黄巾贼多是扒粪的农户,以为拿起兵械就成军了?看我西凉人马荡平黄巾,建不世之功!

朱广等人扎在城外多日,带来的干粮都吃尽了,也不见刺史也好,太守也罢,拨些补给来。后来还是张杨去交涉,河东郡才给了些粮食。

时至六月,卢植果然就出事了。他将张角等贼众围困在广宗,设障碍,挖壕沟,造云梯。前两项,是要长期围困,以待其粮尽援绝而自乱;后一项,就是等黄巾贼乱了以后,再轻取之。

然后小黄门左丰就来了,想也想得到,肯定是阴阳怪气,挑肥捡瘦,总之就是暗示你孝敬。可卢植是个大学者,大名士,就算畏惧宦官的权势,他也不会赶着来巴结你一个小黄门。

左丰见他这么不上道,回去就跟皇帝报告说,广宗的黄巾贼其实很容易破,连我都看出来了,但卢中郎“固垒息军,以待天诛”。

其实卢植的策略没有错,而且很明智。可他没弄明白一点,天下大乱,皇帝不着急啊?皇帝一急,不就盼着速胜吗?

而且左丰太阴毒,给你加一句“以待天诛”,说卢植把贼军围着,等天收他们。刘宏听了这话,天颜大怒,让把卢中郎用囚车押了,减死罪一等,送往京师。

可卢植是方面统帅,你把他装车拉走,谁替他的位置?自然是已经整军备战多时的河东太守,董卓。

诏命到了河东,拜董卓东中郎将,限期到达。董府君遂点了兵马,引军疾投河北去。朱广三百骑当然随行。

简短截说,董卓领数千兵渡黄河,疾驰进入河南地。一路往东,复北渡黄河,入魏郡,已到冀州地也。这一路过来,虽然路途遥远,却胜在一片坦途,并无险阻,董卓本是为接替卢植指挥作战,因此不必率大军,只千余精骑,星夜兼程,竟有可能于限期之前到达。

在朱广印象中,河北那是一马平川,沃野千里。在以农业立国的汉朝,这里应该是天府之国般的存在。哪知进魏郡一看,十室九空,村庄凋敝,城郭焚毁,路有遗尸,那瘦不拉几的野狗都敢拖人吃!

一路遇到不少逃难的民众,惨状无法言说。云中少年们游侠塞外,杀人眼睛都不眨,但看到这情形,也是难受得紧。

可军命在身,马虎不得,再说他们又能作些什么?

次日便可到达广宗贼巢,一路赶路,士卒人马都疲倦不堪,董卓从部将之请,下令在斥丘县城外扎营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