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船舞的表演者是三个人,一人饰女子,一人饰艄公,一人饰艄婆,而伴奏伴唱的人十余人不等。
彩船是用竹木制作骨架,下为舟形,长约五、六尺,上为塔亭,楼阁盖顶,皆用各色彩纸裱糊而成。
在表演的时候,一妙龄女郎立于船中,双手握着船沿,作荡漾状。
艄公(撑船的)头戴斗笠或草帽,一手持竹竿,手牵引彩船,不住地摆动或划动,作撑船状。艄婆(赶艄的)手持破芭蕉扇,随船行而作滑稽状,以逗人笑。
彩船随着艄公与伴唱者歌声,荡漾起舞,每唱两句,艄公便在船边撑篙数次,彩船随之旋舞,篙停舞止,唱和继续。
唱的歌词多为吉利语,并配以传统打击乐器,间或鸣放鞭炮以表谢意,是非常精彩的一种民间舞蹈,只有真正现场观看才能体验到这种传统民间舞蹈的魅力。
只可惜,到了后世,这种表演也是越来越少见了,乔二河在重生之前,已经有十来年没看到过玩采莲船了。
因为晚上要去大队看表演,所以今天乔家的晚饭吃得比平时还要早不少,吃过晚饭后一家人便轮流开始烧水洗澡,这去大队看表演肯定要到大半夜才回来,到时再洗澡肯定就来不及了。
是以得先洗澡了再去观看各种节目表演。
当然了,如今天气寒冷,其实村里很多人都是隔一两天才洗一次澡,甚至有些不讲卫生的隔三四天才洗一次澡也正常,不洗澡的时候都是洗把脸和洗一下脚就算完事。
前世乔二河习惯了天天洗澡,重生回来后他同样有天天洗澡的习惯,在他的带动下其他兄妹也跟着天天洗澡,只有肥老巴没有改变她的生活习惯,仍然是隔一两天才洗一次澡。
等兄妹几个都洗完澡了,乔二河才对家里那两头强壮的土狗说道:“大黄小黄,你们两个今晚要好好守家,知道没有?”
“汪汪!”
“汪汪!”
两条黄色土狗都摇着尾巴,嘴里发出“汪汪”的喊声,当作是对乔二河的回应。
有这两条土狗看家,乔家兄妹便放心的前往大队。
此时,天色慢慢暗了下来,村里的人也成群结队的朝大队赶去。
其实不止是乔家湾,整个洪山大队其他自然村的人也都是如此,在这个缺乏娱乐的年代,这元宵节只要身体没毛病的,都会出来看热闹。
大队离乔家湾并不远,不过几分钟的路,就到了。
远远的,就看到了大队的晒谷场熙熙攘攘全是人。
当然了,这个说法其实有点夸张,毕竟洪山大队在岑河地区的各个大队中,人数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连一千人都不到。
不像木垸大队和麻林大队,人口都高达2500人以上。
尤其是跟公社离得最近的桂花大队,别看这个大队的田地是最少的,但人口却超过了3000之数,是岑河地区名副其实的人口最多的大队。
不过,话又说回来,好几百人聚集在一起搞活动,那场面也是极为热闹的。
“三叔公,我给您老人家拜年了,恭喜您越老越先健。”
“六大爷,我给您老人家拜年了,恭喜您新年大发。”
“姑奶奶,我给您老人家拜年了,恭喜您……”
“……”
都是洪山大队的,虽然不在一个自然村,但很多人互相之间都是认识的,这年后第一次见面,再加上各种节目表演也还没有开始,于是见面的熟人都互相拜起年来。
乔二河兄妹也一样,跟熟人见面,也都互相拱手作揖拜年。
等时间差不多了,各种节目表演也陆续开始了。
这大队的晒谷场面积还是比较大的,除了用石灰硬化的部分,还有旁边的草地也算上,容纳个几千人都没问题。
如今,这里被分成了好几个区域,玩龙灯的一个区域,玩狮子的一个区域,玩采莲船的一个区域,玩高跷的一个区域,玩蚌壳精的一个区域。
乔二河兄妹率先来到玩采莲船区域,看他们乔家湾人准备的这个节目表演。
表演过程,之前已经描写过了,就不再重复,让久没看过的乔二河看得是津津有味。
直到采莲船舞表演了一遍,表演者开始中场休息的时候,乔二河等人才移步到其他区域观看表演。
玩龙灯和玩狮子,在大年初一的时候乔二河等兄妹就看过了,因此他们来到了玩高跷的区域。
玩高跷又被称为高跷舞或者踩高跷,表演者人数不等,表演时饰各种人物形象,双足绑上二三尺高的大棍,起立作舞,多为扭秧歌,或在进行中按各自的服饰、角色作形态表演。
今晚洪山大队的高跷舞,表演者饰演的是传说中的八仙过海的形象,一个个表演者表演得是否入木三分暂且不说,反正他们的装扮与各种搞怪的模样,时不时的就会逗得观众们疯狂大笑。
看了一会高跷舞,乔二河兄妹又来到了蚌壳精舞区域。
这蚌壳精舞的表演者是两个人,一人化妆成妙龄女子,身着彩衣,妖娆多姿,藏身于竹纸制作可以开合的蚌壳内,双手握着蚌壳两沿,不断地一张一翕,作水中自由飘浮状。
一人饰渔翁(俗称沙和尚),身背鱼篓,手持渔网,作理网、撒网、收网等动作,以示要网住蚌壳精。
然后,蚌壳精以舞姿引诱渔翁,渔翁则设法要捕捞蚌壳精。
双方以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舞姿,在锣鼓声中有节奏地交替进行,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与神话色彩,是岑河地区比较有特色的一种民间舞蹈。
毫无疑问,后世这个极具特色的民间舞蹈也快在岑河绝迹了,乔二河同样是多年没有看到过这样的精彩表演了,此时站在这里同样看得津津有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