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大队总共分配了两个名额,给集体户一个,另一个给了返乡青年。
我们大队,总共有两个集体户。另一个在新发二队,离大队部有四五里地。
总共加起来有三十来名下乡知识青年。虽然两个集体户都是公社的先进户,但相比之下我户要比新发二队的好些。
大队书记的家就住在我们生产队,集体户管理的好坏他看得清清楚楚。
大队把唯一的一个名额给了我们集体户。
这可能也是离大队部近的好处吧,近水楼台先得月。
因此,经过大队研究决定,把这个名额给了我们集体户。
首先,由集体户内部推选。生产队长领大家开会,先是传达文件精神,讲招生的意义和要求,要各位同学一定要认真对待。
开始,大家都沉默不语,都不想放弃上学的机会。可又都在想,如果考不上,下次招工或是招生就轮不到自己了,毕竟是下乡这几年谁也没有摸过书本。
那时,上学的时候学的也不多,三年初中,实际上二年都没有念满。
那时,由于家里管得严,不让我出去。所以,我从来都没有跟他们出去活动过。而是宅在家里,做我喜欢的事。
我在家学习做木工活,装半导体收音机。
当时,我自己动手组装了一台,四个晶体管,再生式半导体收音机。在制作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我就会问我大哥,他大学学的是电器方面,是化工厂的电器工程师。
机箱,是自己动手用三合板做的,线路板也是用三合板。怎么布线,怎么安装,都是在参考书上找的。所有的零件,都是到物资商场,或是到河南街的五金交化商店去找。
这台收音机,在当时花了大约三十元人民币。当年相当于普通工人的一个月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