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敲钟上工 初干农活 集体劳动 有说有笑

我的知青路 午子鸣 1167 字 2天前

把绳子挂上后,伸直蹬紧,站立在旱爬犁上的人用力不间断地转动手柄,三股单根麻绳就一齐均匀拧上劲了。

一开始上劲,绳子长,转动起不费力。越到后来,距离越来越近,也就越来越费力。

绳子的另一头,有一个人拿着一个锥形的木头,插在三根单股绳的中间,把它们等距地分开。锥形木头的中间,横向有一个圆孔,穿过一个小木棒,这个人用双手紧紧地握着木棒,双脚蹬地,身体使劲向后倾斜,一点一点地向前挪动,绳子的质量好孬就掌握他的手上。

绳子在上劲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缩短距离,此时的旱爬犁就在地上慢慢的向前移动。直到一根大绳打完为止。

搓苞米要用一种工具,叫玉米穿子。

就是一个长方形的木方,一面有条半圆形的凹沟,中间有一个大钉子,倒向一面呈35度角,下面有个小圆洞,把苞米棒平放在凹槽里,用手摁在上面向前一推,苞米棒经过时玉米粒就通过下面的圆孔掉下来了。下面要用笸箩接着,穿两三下,扔到一边,再人工用手拧下玉米粒,玉米和棒子就分开了。

干这种活时,人比较多,大家在一起,一边扯大栏或是讲笑话,说着笑着,就把活干完了。

挑种子,都是几个人一袋子,背到某一家,大家做在炕上,放个炕桌,手抓一把种子粒放到桌子上,用手指扒拉着挑选。

一般都是妇女或是半拉子(不是成年的劳动力)干。

因为,我们是头一年到乡下干活,所以,分配点轻活。

重体力劳动是刨粪,刨塔头甸子积肥。

北方的塔头甸子,在地理上讲,其实就是湿地。

里面长着,像蘑菇一样的,大草墩子,春夏秋都不能进去。深的地方能没过人,只有冬季上冻了,才能进去。

冬天刨塔头甸子,那是真叫累啊!

数九寒天,冰封大地。一镐下去,震得虎口发麻,满头大汗,汗流颊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