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魄悬空,清辉皎皎。
正是月夕时节,一年中月最圆盈之时,又逢天高云轻,如不赏风邀月,纵使是最清苦修行之士,恐怕也觉可惜。
因此,是夜云衢山上,悬灯结彩,光华璀璨,许多道人邀友聚会,煮酒赏月,好不热闹。
澹月台上,也早已开筵,应阐到来之时,场间的气氛已颇为热烈。
他才刚刚入座,便见同席的姚子青,饮尽杯中酒水,忽然来了兴致,起身喝道:“众位,今日光景难得,不如每人赋诗一首,以助雅兴?”
“哦?”有人笑道:“那姚师兄,应起个头才是。”
“怕你不成!”
姚子青闻言大笑:“好叫你知晓,老姚我若不是志在修行,早就下山考状元去了。”
他拍着案,思索片刻,便对月吟道: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似有仙籁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哦?子青竟真有此才情?”
“好诗,当饮!”
众人见姚子青,果真出口成诵,顿时纷纷喝彩,有人起了身来,举杯朝姚子青示意,又有人道:“姚师兄已作了诗,谁来接上?”
“让子青点一人便是!”
姚子青闻言,立即便朝身旁的龙道人一指:“龙飞光,你来接上。”
众人顿时哄笑起来,龙道人却镇定自若,只道:“我并不擅诗才,便演法为众位助助兴吧。”
说罢,他往澹月台外一指,众人便见一道明光升起,仿佛宝镜当空,映着皓魄清光,洒遍山间云海。
随之,竟还隐有丝竹相伴,仿佛仙籁。
“好幻法!”
有人不吝喝彩,亦有人不禁笑骂:“龙飞光这夯货,皓魄当空宝镜升,是真升起一轮宝镜么?”
无论如何,总算是过了关,龙道人点起一人接上,便施施然落座饮酒。
如此,有人吟诗,有人演法,皆是意兴盎然。
这时酒过三巡,有人吟诗过后,随意一指,便道:“应师弟,该你了。”
应阐正饮着杯中酒,看得津津有味,忽然被人点起,动作不由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