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阐微微一怔。
虽然他亦知晓,本宗三经五功、十二上法之中,修习《万法玄象宝箓》之人,可能是最少数,但是区区不足半百,还是出乎了他预料。
这时,座师又道:“你觉得这四十二人之中,有多少能如你一般,修至玄光大成?”
不待应阐回答,座师便又接着说道:“不到五人。”
应阐默然。
其实仔细想来,他并不难理解,修习《万法玄象宝箓》者,必须分心修炼各种法术,这无疑会拖碍修行。
玄光修士,岁寿不过二百,对于寻常修士而言,有多少时日能在此节苦熬?
若是不能得见曙光,转习其它道法,其实才是明智之举。
这时,座师又道:“当年,本座传你道法之时,曾问过你。”
“万法归一,乃是漫漫之路,你可能够笃定?”
“你是如何答的?”
应阐道:“弟子能够笃定。”
座师微微点头:“彼日今朝,不过区区五载,你便能够修至玄光大成。”
“可见你并不是虚言。”
“但是万法之路,玄光大成不过刚刚始足,往后只会艰险更甚。”
“因此在传你凝煞、炼罡法门之前,本座仍要再问一句。”
“罡煞成则无悔,你可能够笃定?”
应阐这才知晓,先前对答之意。
其实对他来说,修炼《万法玄象宝箓》,说难不难,说易不易。
修炼各种法术,对他而言,并不是磋磨时光,甚至难见成就之事,甚而他还乐在其中。
但也不得不承认,其实修炼法术,仍拖碍了他修为进境。
甚至,若不是他身怀灵宝道种,十分契合《万法玄象宝箓》,又炼成了天河尺辅助修行,玄光大成之日,可能还要晚至几载。
应阐从不妄自菲薄,他知道自己悟性、资质不差,若是修炼其它道法,进境或许更快。
但他修炼至今,并不曾有悔过。
应阐并未沉思,便又肃声答道:“弟子能够笃定。”
座师面上露出微不可见的笑意,只是转瞬收敛。
“既如此,我便传你罡煞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