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阐只觉身形一晃,险些被抛飞出去,连忙运转法力,稳定身形,这才发觉下方峰峦,正往后方疾掠而去。
本来此间雷霆已熄,雨势随之渐小,但还没有开霁。
但这雷雀只是一个振翼,便已飞离雨云,闯入晴空之中,而且遁速犹在不断提升。
应阐不敢再分神,只是尽力维稳身形。
这时,才闻娄神箫道:“你可知道清源子?”
应阐答道:“弟子不知。”
娄神箫并不意外,只是说道:“不知道也无妨。”
“那老道在本宗也挂了个长老的虚名,你见了他,唤师叔或长老便是。”
应阐口中应是,心中却有些好奇。
本宗长老,非金丹真人不能担当,当然娄神箫这等身份,能与他相交者,会是金丹真人也再正常不过。
只是娄神箫此言听来,这位清源真人,似乎不是本宗之人?
而且从雷鸟的飞遁方向看来,也不是往仙府回返。
应阐记得本宗并无客卿一说,更遑论由外人担任长老了。
他心中琢磨,倒也品出了些味来,只是没有多问。
很快,雷鸟已经飞上云霄,又从云中降下高度,一座山岭跃然眼前。
这座山岭,延绵耸峙,望之如屏,又有渺渺烟霭缭绕,除此以外似乎没有什么卓殊之处。
不过随着雷鸟穿云而过,进入山中,应阐顿时精神一振。
这山中的灵机,竟是无比活跃、充沛,甚而超过了玄都仙府的许多地界。
应阐讶异之余,也有所悟。
其实若只观察此山之势,是孕育不出这么充沛的灵机的,虽然应阐没有学过风水之道、堪舆之术,但他博识广阅,亦能看得出来。
但常言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若有道家高修,常居山中,调理阴阳,滋养地气……久而久之,自能造就一方福地,或许来日陵谷沧桑,山势也会随之而变,渐渐化作真正的雄奇灵山。
不想也知,此山能有如此充沛的灵机,定是那位清源真人所造化了。
应阐倏忽之间,深深体会到了何为‘金丹真人’。
实与玄光、罡煞修士之间,有着不仅限于法力修为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