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北边异族在这个时候来找死了!!

所以就造成了市面上普遍的价值观是排斥生意人的。

但现在的大明不一样,陈寒建立了粮仓制度之后,在畅通的交通运输线的帮助之下,大宗粮食买卖成为了朝廷的主战场,私人粮商反而成为了配合朝廷的助力,在朝廷查收之下现在粮食价格普遍下调。

摊丁入亩税制改革之下,老百姓们的赋税负担低了很多,生活成本降低之后上也就开始大行其道,这不仅是朝廷的需要也是老百姓的需要,而战争是最能促进商业发展的,因为战端一开药品、粮食、武器装备的机器都会开动。

而将士们也希望发动战争,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存在的意义。

尤其是现在军中早就传闻在那边的海军,已经达到了南洋去,可是北方军团还在国门之内运动,大家都是军人为什么差距就这么大?

最不济的辽东也在前段时间和虔国公挫败了女真人和朝鲜的阴谋,也都立了大功,不少的将领不仅封官进爵,甚至不少将军的孩子都能免考试地进入到工程学院。

就连山西大同方向也在前段时间,与虔国公一起配合将不少的山西大财主们给灭掉,这也是功劳。

这些诱惑对于将士们来说是巨大的,现在好不容易听到北边的草原游牧部落又开始蠢蠢欲动,将士们都想上战场。

不为了争夺功劳也得争口气。

所以指挥佥事在汇报完了情报之后,不忘补充一句,“王爷,现在要是不让将士们上战场,估计是很难压制将士们躁动的情绪。”

燕王朱棣哈哈一笑:“怎么本王带出来的兵,还有不听命令的?”

指挥佥事回道:“不是那么回事,如今我大明东南西北四面出击,连平西侯爷都从云南出发杀到了日本,梁国公带领着海军在南洋都快杀穿了,最不济的西北也在杀虎口把走私犯还有女真派过去做买卖的贩子给灭掉。辽东那苦寒之地我们平时最看不起,也灭掉了女真人还有朝鲜人的威风,单单我们北平这些年来没有打个像样的大仗,弟兄们都说咱们北平本来是精兵强将,现在都变成了守长城的老大爷。”

这个说出来别说将士们心里面不服气,就算是沉稳如燕王朱棣也觉得听得格外刺耳。

“这的确是个事情,要不咱们跟朝廷汇报一下让虔国公特批几列蒸汽火车给咱们运送粮草?”燕王朱棣说道。

这个话一出来指挥佥事在边上眼睛都发亮,“王爷,要真能如此咱们这次必定能建他一大功。”

divcss=contentadv说实话指挥佥事一直都挺为自家感到不公平。

因为山西大同宣府一带,虽然也有数百里地与游牧部落接壤,时常受到骚扰,但有句话说得好,你家不富裕我家也差不多,别看陕西一带有很多有钱的晋商,但这些买卖都是在外面做生意,不在本地做。

换句话来说陕西本地如果真能养活这么多人,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出门到外地去做生意。

山西本地老百姓是不富裕的这一点异族也知道,所以他们基本上不怎么去大同宣府一带。

后期山西大同一带变得重要,是因为京城搬迁到了北平,大同宣府就成了拱卫京师的门户,它们的重要性这时候才凸显出来的。

而北平则不一样,北平一直都是辽东和北边的门户,这个地方曾经还是元朝的大都,一百年的京城建设,让此地不管是文化还是商业都非常的繁荣,更因为对于蒙古人来讲是特殊的含义,所以他们更是特别关照北平,恨不得日日夜夜到此地来。

可是如此重要的地方这两年,却没有什么仗来打,守在此地的将士们没有多少建功立业的机会,现在好不容易探查到科尔沁部落要进攻,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好!本王这次一定申请到进攻机会,通知下面的将军们每个人都要提出一个进攻的方案出来,本王要着重审核。”朱棣也是有点迫不及待。

……

几日后。

太子朱标传召让陈寒到钟粹宫来议事。

“国公爷,殿下特意说了,让您带上小公子一起进宫,陛下想他的重外孙了。”公公说话的时候也是想笑。

这个公公跟在朱元璋的身边也不少日子,他从来只听说过陛下杀人,可是从来没见过老爷子居然还有如此温情的一面。

不过公公也能理解,皇家虽然富贵但是儿孙们多分散在全天下,难得有相聚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