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调往东线战场

“什么,将我的五十多万部队投入东线战场?这是联军总司令部的命令,这简直荒唐,怎么可能朝令夕改呢?”

大楚帝国远征军司令长官楚-郑汇上将听了发来的电报,不由得勃然大怒。

原订计划增援西线战场的任务,因为沙俄二月事变后,东线战场的迅速垮塌,迫使协约国总司令部紧急改动计划,将大楚帝国第一批军队填入东线战场。

其目的

就是拖住东线战场的47个德军师,使其难以调动到西线战场,给苦苦相持中的英法联军更大的压力。

在这个时候

别说47个德军师了,就是一半,西线战场上的英法联军也吃不消。

从整个战局上来看

协约国军事同盟还需要在东线,西线以及南线战场上,持续的消耗以德军为首的同盟国军队实力,不断的给他们放血,才能够达到最终战而胜之的目的。

相比陷入僵持的西线战场,正在快速崩塌的东线战场更需要援军。

沙俄国内的政治风云突变,沙皇被迫下台软禁起来,位于前线的俄军自发的撤退,引起了东线战场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崩塌。

想要稳住东线战场,只能依赖大楚帝国军队了。

拿过电报看了看,欧洲远征军司令长官楚-郑汇上将脸色难看的冷哼一声,把电报揉成了一团,随手丢掉了。

然后负手走出了司令部,留下包括参谋总长唐宝国上将在内的高级军官们面面相觑,气氛一时间陷入沉寂。

“算了,诸位同仁不要胡思乱想,还是积极做好大军开拔前的准备工作。依照目前的指向来看,大概率是要投入到东线战场,这样的命令不是儿戏。”

“唐长官,那军队的组成怎么安排?”

“想必德国人要给我们一个下马威,初始阶段的战斗会很激烈,调动15个黑人仆从师进入东线战场,帝国军队就调动第三军,第九军和第十军,共计33万余兵力,具体部署拿出方案来,请司令长官阁下过目,先照这个调兵方案安排。”

“遵命,唐长官。”

“抓紧拟出调兵方案,护航舰队已经到达了。估计这二三天内就要全军出征,动作要快。”

“遵命,唐长官。”

唐宝国上将吩咐完以后,便迈步走出了指挥室,向着司令长官离去的方向追了过去。

作为一名重视荣誉的军人,大楚帝国高级将领从不惧怕到最危险的战场上,去啃最硬的骨头,打最艰难激烈的战役。

如今欧洲西线的战场,就是整个世界最耀眼的舞台。

唐宝国上将安排的15个黑人仆从师,军方赋与特殊编号,分别是中非兵团暂101师到暂115师,军队编制序列号都排在100位以外。

且有“暂”字打头,每个师与帝国军队整编师的员额差不多,都是一万一两千人左右。

大楚帝国财大气粗,给这些黑人仆从师齐全的被服装备,士兵补给标准是华裔士兵的一半,基本人手一杆09式马尼拉步枪。

而不用像沙俄士兵那样,3~4个人才能拥有一杆老式步枪,甚至要拿着木棍草叉上战场,成为真正的炮灰。

大楚帝国既不差钱,又不差装备,更不差补给,即便黑人土著炮灰也装备齐全,上战场表现的也能好一些。

在这些暂编师中

基层连排级华裔军官,使用的都是退役华人老兵,在重新征召后,有一部分配属到暂编师中担任基层军官,统合战斗进程。

每个暂编师配属了两千三四百名华人老兵,作为骨干中坚,同时担师警卫营,通信营,宪兵营和督战营的角色,并且负责后勤辐重。

这些暂编师的黑人土著士兵,普遍接受了三个月以上的军事训练,进攻实力很难说有强,可守住战壕是没问题的。

主要将用于填在东线战场最前线的战壕中,直面德军最猛烈的进攻,同时承受战火的最大伤害,以此减轻华裔官兵的伤亡。

这些黑人土著士兵伤亡没有抚恤,重伤也不会得到有效治疗,纯粹是当作炮灰来用。

只不过大楚帝国方面做的较为隐蔽,这些黑人土著士兵能够得到同样的军服和武器,较为充足的弹药和相当不错的补给,这已经难能可贵了。

在战况日益艰难的欧洲战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