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巴尔干战争影响

1912年8月8日

大楚帝国太子及一众大臣迎奉皇帝陛下还朝,诺大的阵容引发了大都市马尼拉数十万民众沿途围观,欢声雷动,响彻云霄,这样没有目睹这一盛况的人后悔的拍大腿不已。

得到消息太迟,皇帝陛下突然间就迎奉还朝了。

这时候的大马尼拉都市区,已经发展成为总人口517万的超级都市,在世界范围内仅次于伦敦的636万人口,位列世界第二位。

繁荣的大马尼拉都市区范围极大的向外扩展,已经与南部的甲米地府,北方的奎松府联接成一片。

其中涵盖了帕赛,马卡蒂,帕西,长东,湖北,安蒂波洛等众多的卫星城镇,仿佛见风就疯长的野草一般,迅猛的发展起来。

这些卫星城镇林立,难以计数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密如蛛网的道路延伸向远方,共同组成了繁华的大马尼拉都市区。

海南群岛是大楚帝国本土最繁华的核心所在,整个岛屿没有州省级行政编制,而是大马尼拉首都特别行政区。

涵盖21府及87县,整个岛屿人口总量达到4215万余人,约为帝国总人口的1/4强。

拥有第一大城市马尼拉,第二大城市八打雁,第15大城市安赫莱斯,第19大城市奎松和第20大城市五行府,汇集了帝国政治,军事,经济,金融和教育的核心力量,是最发达的本土区域。

在广阔的马尼拉海湾里

驻扎着令人望而生畏的大楚帝国皇家海军本土舰队,那一艘又一艘宛如小山般的巨大战舰,整齐的停泊在泊位上,数量多的一眼数不过来。

所有经过马尼拉海湾的外国商船都能看到这壮观的一幕,心中便再也没有异样的心思,有的只是浓浓的羡慕嫉妒恨。

尤其是北方的扶桑国商船,在看到这一幕的恢弘景象后,那点不该有的小心思彻底熄灭了。

没办法,太强大了。

这里是大楚帝国的本土核心,向北的防御圈远在琉球王国的北部边界,距离足有二千余公里,拥有足够的安全亢余。

向东,向西和向南都没有足够体量的对手,能够对大楚帝国核心的太平霸权发起挑战,帝国面临的安全形势空前的好。

这也使得大楚帝国在军事发展方面表现的较为迟滞,尤其是帝国皇家陆军,从十多年前的50余万人规模,至今依然只有57万余人。

倒是大楚帝国完善的后备民兵力量,历经46年的发展,其总数超过1100余万,在世界范围内都是规模最大,训练程度较高,军事素质堪称一流的民间武装力量。

在广阔的巴塔哥尼亚大平原上,在澳洲,有数百个纵马驰骋的民兵骑兵团,还有数量更多的民间骑兵营和民间骑兵连,总规模超过40余万人。

在广阔的西非大地,红海沿岸的厄立特里亚州,阻隔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中美洲大陆桥地区,无处不闪现民兵队伍的身影。

这是令世界列强都侧目的强大力量,并不会因为大楚帝国现役军队的数量少,而对其军事能力有任何轻视。

在必要的时候

大楚帝国有能力在短短的一周之内,动员超过130万民兵投入到战争中去,在一个月之内,能动员超过350万军队,其战争潜力极为惊人。

为此,大楚帝国在数十年间,营造了遍布全球的多达372个军事基地,数以千计的军火库和战略储备库,拥有世界级的远洋作战能力。

大楚帝国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远洋商船队,是保障其远洋作战的实力基础。

幸亏大楚帝国与欧洲的英法列强远隔着数万公里的漫长距离,其威胁极大的削减,没有被视为急需遏制的战略对手。

而是英、法、德列强争相拉拢的海外友邦,在世界农业产品大宗供应领域,在工业领域,楚国都是不可忽视的主要参与者。

特别是对军事装备具有重要意义的润滑油,柴油和重油,天然橡胶,硝石硫磺,铜,白糖,猪鬃等产品,大楚帝国都是主要的供应国,供应比例最高的天然橡胶占据世界市场供应量的九成。

润滑油,铜,白糖,猪鬃和硝石供应量超过七成,皆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

这些欧洲列强国家都依赖大楚帝国的大宗原料供应,数量多,品质好,价格优,能够满足世界级客户的大胃口。

大楚帝国如同世外桃源一般,帝国疆域之内一片祥和发展的氛围,完全没有受到欧洲浓郁战争阴云的影响,按部就班的发展经济和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