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局势糜烂

正值农历春节期间,荷属加里曼丹岛布隆安,三马林达,巴厘巴板,马辰,卡普阿斯等人口众多的城镇中,当地华人纷纷举行舞龙舞狮划旱船等庆祝活动,欢庆这一华夏传统节日。

而这无疑触动了荷兰人敏感的神经,迅即颁布法令,明令禁止超过15人以上的集会活动,并派出大量巡抚和白人武装民兵进行驱逐和逮捕。

而这自然引起了华人群众的强烈反抗,在南部荷属加里曼丹爆发了大大小小数十起冲突,造成双方一百七十多人伤亡。

近千名华人因此被捕入狱,这无疑激起了华人侨民的极大愤怒,多地发生了持续冲突。

此一春节事件波及范围大,影响面广,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严重,荷方白人殖民者粗暴的镇压行为,更是激化了与华人间的矛盾。

只是短短的一个月内

荷属南部加里曼丹境内,便涌现出十多个华人武装反叛势力,有的打着“华族三马林达宗亲会”的旗帜,有的打着“天地会巴厘巴板分舵”旗帜,还有诸如“争求自由民主同盟”“血旗帮”“潮汕同乡会”“浙闽同乡会”“四海帮”之类的杂牌反抗力量,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很多的华人组织,就连主导事变的内务部第五处韩文勤上校都摸不着头脑,但他也不在乎,正在做着大肆倒卖军火的生意。

将楚国储备库中的美制火枪,以26至30银元一支的价格,通过各种华人渠道卖了出去,短时间内竟然卖了7200多支火枪,狠狠的大赚了一笔。

这些钱又补贴到秘密行动中,搞得声势愈发大了起来。

如今的荷属加里曼丹处处烽火,各地的华人武装拿着火枪袭击白人种植园,巡捕房和巡逻队,局势迅速陷入糜烂中。

仅两周时间内

就有572名白人巡捕,殖民官员及庄园主遭到袭击或死或伤,很多地区陷入瘫痪,白人殖民者大量的出逃。

到处枪声阵阵,这引发了当地白人后裔的极大恐慌,在短短的一个半月时间内,竟然有超过八千余名白人携家带口的离开了加里曼丹岛,躲避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

这导致荷属加里曼丹岛白人殖民者数量剧减一半,大量沿海重要城镇沦陷,仅仅维持在三马林达,马辰,巴厘巴板数个大城镇的殖民存在,且已摇摇欲坠。

华人族群在海外一贯以吃苦耐劳,温顺易于管束的形象出现,尤其是自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朝廷对地方的约束力大不如前。

华工在各国列强势力有意无意的推动,呈现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迁徙,其数量之庞大,疆域之广泛为有史以来之最。

从中南半岛至南洋各国,从北美至中美洲各国,并以扩展至南美洲秘鲁,玻利维亚,智利,巴拉圭,巴西等地,都有数量不一的华人移民族群,从事艰苦劳累的工作。

然而,华人真的如此温顺吗?

君不见北方神州大陆的处处烽火,盗匪丛生,这二三十年来死于战乱者多达数千万之众。

荷属加里曼丹岛的形势爆发性的糜烂,就在于有心人的暗中推动,输送刀枪利器,暗地里加油鼓劲儿,那岂能不乱?

华人并非不会反抗,而是反抗起来收不住手。

尤其是在大多数重要的沿海城镇中,华人侨民数量众多,一呼百应,既有暗中潜藏而来的行动队员,也有趁火打劫的华人帮会分子,还有不甘于寂寞的社会底层华人民众。

搏一搏,说不定从此就发迹了。

在临近的楚国疆域范围内

关于冒险和对外殖民一朝暴富的故事数不胜数,在社会上广泛流传,自然也影响到邻近的周边华人社会,让人心变得不再安稳。

别人可以,我为啥不行?

到底又差哪儿了?

正是在这种投机的心理作用下,沿海城镇大量的华裔码头工人,底层苦力通过各种方式纠集起来,加入到反抗白人殖民者的行列中来。

犹如燎原之火,星星点点的飞速扩展开来,一发而不可收拾。

针对这种危急形势,位于巴达维亚的荷属东印度群岛总督一方面紧急与英方磋商,试图以此获取支持。

另一方面自巴达维亚集结军队数千人,形成一支为数约50多艘风帆船的混编团队,浩浩荡荡的向三马林达方向开进。

英国远东舰队也派遣了三艘风帆战舰参与,结果在望家锡海峡上,被楚国7艘铁甲战舰组成的铁甲编队拦住了。

双方剑拔弩张,情势一触即发。

楚国舰队的态度非常强硬,基于保护华人侨民利益的考量,也基于荷属东印度群岛总督府不以军事镇压手段解决加里曼丹矛盾的公开承诺,阻止向上述地区输入军队。

英荷舰队浩浩荡荡的50多艘风帆大船的特混编队,风帆战舰总计只有11艘,这还包含英国远东舰队的三艘,剩下的全部都是风帆运输船。

而楚国铁甲编队总计7艘战舰,一水的是2300吨铁甲蒸汽战舰,黑黝黝的庞大船身让人望而生畏,战斗力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