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卡加延

卡加延府的人口达到了22.5万人,各项经济指标发展迅猛,且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玻璃陶瓷业,大小工坊上百家。

这里出产的玻璃器皿,陶瓷用品以价廉物美而著称,不但畅销国内,而且大量的销往南洋周边地区,甚至远达印度次大陆。

本地发展出新的出口模式,将用糖腌制的热带水果封闭在小口陶瓮内,可存放百余磅甜水瓜果,用木架打制包装密实后,装船运输。

糖水腌制的热带水果,本身就有防腐的作用,加上陶瓮密闭性好,置于船舱内长途运输不会变质。

这样的热带水果产品,在加尔各答白人区非常受欢迎,销售量相当之可观,几乎是白人殖民者晚宴必备佳物。

甚至受到英国皇家海军青睐,被列为皇家海军补给品之一,常年大量采购,供给世界各地执行任务的舰队。

这些动辄能盛放100磅甚至200磅的大陶瓮,非但将热带瓜果产品输送了出去,而且自身也打开了市场。

在欧洲,中东及北非地区,对这种能够大量存放干净用水的陶瓮,需求量相当之大。

那些售卖完热带瓜果的陶瓮,本身就具有相当高的继续使用价值。

在需求的驱动下

卡加延发展出了能存放30磅,50磅,100磅,150磅,200磅,300磅和500磅的各种规格陶瓮,连同各种瓷器和玻璃器皿一起,是当地出口的大宗产品。

再过两个月,等到苏伊士运河正式开通后,这些优秀的农产品就可以远销到欧洲,那可是更大的市场啊。

卡加延陶瓷玻璃产业的兴起,带动了全国各府县醋坊酱园遍地开花,酿酒工坊也达到了数十家,还解决了全国性家用玻璃陶瓷器皿短缺的问题,可谓功莫大焉。

原本从大陆输入的大宗产品陶瓷,如今只聚焦于进口高端产品和古物,中低档陶瓷用品在廉价的卡加延陶瓷冲击下,已经没有了暴利空间。

前两年

很多华人移民家庭中只有一个碗,烧好了饭,男人吃过,小孩吃,小孩儿吃完女人吃,全家人合用一个碗,这种情形相当普遍。

如今大为改观,一套卡加延产36头的瓷器,包含12个瓷碗,12个碟子和12个勺子,在百货店要价不过是一块2毛钱。

一块2毛钱,就是一块银洋加两个一角的铜币,大多数家庭都能用得起。

整个卡加延府的陶瓷产业,就是在知府曹玉秀的带领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如今规模做的越来越大,下一步正计划重点发展海洋捕捞业。

在卡加延河边,已经出现了三家船厂,多是以建造中小型单桅木质渔船为主,同时建造一两百吨以下的内河船,以满足各县物资运输需求。

可别小瞧了这些,卡加延府由于水网纵横,水运条件相当便利,所以发展出水泥船这一新兴产业。

用水泥造船又快又好,载运量在数十吨之间,最大不过百余吨,非常适合于风浪较小的内河航运。

在船尾加一个木橹,往来运送稻米和猪,羊消耗只要几个窝窝头。

水泥船唯一的缺点,就是承受风浪的能力太差,不能进入大海中,就连近海航运都不行。

稍微大一些的风浪,就能将整条船打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