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光明”号大帆船驶出北海峡,前后十几只风帆全兜满了海风,强大的拖拽力道作用在船体上,让“光明”号大帆船顺风疾驰起来。
常年吹拂的东南方向,令整个舰队速度节节攀升,整体航速很快达到了12节,一路劈波斩浪的向西方行驶而去。
“光明”号大帆船率领的风帆战列舰队,很快就越过了慢腾腾的铁甲舰队,依然速度不减的向前疾驰。
笨重的铁甲舰在海面上,即便风帆兜满了海风全速疾驰,亦不过六节左右的航速,只是风帆战舰的一半。
由于这是一趟长途奔袭,铁甲舰上的蒸汽机并没有开启,仅仅依靠风帆慢吞吞的行驶,很快就被风帆舰队赶上并且超越。
楚王郑国辉踱步走到另一侧船舷边,从这里近距离看着一艘接一艘被超越的铁甲战舰。
铁甲战舰上的官兵们精神饱满,相继升起了王旗,所有官兵沿着船舷站立,面向楚王陛下举手敬礼,致以崇高敬意。
这是一次战前检阅,看到的高昂斗志让楚王郑国辉很满意。
5艘铁甲战舰呈“一”字纵队,排在最前面的是体型格外巨大的一艘铁甲舰,就是排水量高达4683吨的“泰山”号铁甲舰,妥妥的海上巨无霸。
这艘紧急改装的铁甲舰,楚国买下来可真不亏。
在和平时期
往来与群岛之间运送大量的铁矿石,铜精粉,一条船就承担了整个矿石运输航线,真可谓劳苦功高的老黄牛。
当需要铺设海底电缆时,这艘“泰山”号货轮又改装成海底电缆铺设船,为整个海南群岛海底电缆的铺设联通,做出了难以替代的重大贡献。
随后这艘“泰山”号海底电缆铺设船,相继又铺设了马尼拉至香港长途海底电缆线,随后从香港出发,一路向前铺设至澳门,从澳门至雷州半岛湛江,钦州,然后抵达海防。
从海防南下,将海底电缆铺设至越南王国中部顺化王城,继续向南顺着海岸线铺设至西贡,最后向西北直至曼谷。
若不是因为战争紧急召回,这艘海底电缆船已经将电缆铺到了新加坡。
短短几个月时间
离开了海南群岛后,这艘“泰山”号海底电缆工作船,铺设了长达4900余公里长的海底电缆,几乎将环中南半岛长途电缆线完成了七七八八。
铺设海底电缆并不如同世人所想象那样艰难,楚国铺设的海底电缆,基本上沿着中南半岛海岸线进行,铺设的水深大致在80米至200米之间。
在铺设海底电缆时
经常会有2~3艘小火轮伴随航行,一艘小火轮牵引着缆绳作前导航行,并提供一定的辅助动力。
这时候前导小火轮还有一个重要任务
那就是每前进1~2公里,将钢丝制作的铅坠丢入海中,测量海岸线的深度,以此做参考,确定铺设海底电缆前行的航迹。
总体把控在水深80~200米之间,如果水深过浅了,那么就朝海洋方向移动一些。
如果水深过深了,那么就朝海岸线方向移动一些。
剩下的1~2艘小火轮,用缆绳通过拖带,顶推等不同的作业,确保庞大的海底电缆铺设船维持在稳定的航线上,持续稳定的施放电缆入水。
这样的组合,平均每小时能释放4~5公里的电缆,大约是两节多的航速,并且日夜不停的轮班进行。
一天一夜工作下来,释放上百公里的海底电缆是很正常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