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改进的奇思妙想

若是能用黄铜子弹,打一发,装一发,那可就快的多了。

对了,是不是能用桥夹一次性装五发子弹,只要下面设计一个卡簧。

就这样……”

楚王郑国辉做了一个用手指往上顶的动作,然后继续说道;

“在这枪栓下面设计一个弹仓,可以装五发子弹,加上枪膛里的一发子弹,一次性就可以装六发子弹。

打一发,拉一下枪栓,将弹壳退出来。

向前推的时候,卡簧顶着下一发子弹进入枪膛,枪栓闭锁起来,就又可以抠动扳机击发了。

这样的话,敌人打出一轮两轮排枪,我们就可以打出六发子弹甚至更多,能够绝对的压制敌人,这才是真正的革新。”

楚王郑国辉把后世成熟的栓动步枪原理说的出来,当做自己的灵光一闪,却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深思。

能不能做到?

当然能做到了,这只要精巧的设计,当设计思路捅破了那张窗户纸,按照这个方向努力,一定能达到。

最难的是设计思路,犹如在黑暗中四处摸索,怎么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增强步兵武器的威力?

若前方有一道光,这道光还踏马的把道路指出来了。

再弄不出来,岂不是废柴一堆。

现在是什么情况?

法制1866夏塞波栓动击针步枪就在眼前,黄铜子弹就在眼前,加一个带楔口的弹夹罢了,下面再加一个弹仓。

楚王郑国辉把原理都说出来了,弹仓内置一个强力卡簧,打完枪膛里一发子弹后,拉动枪栓。

在枪栓后退的时候,弹壳被顶飞出去,在枪栓向前推的时候,下一发子弹就被卡簧的力量顶入枪膛,完成待机击发。

万事俱备,只需要完善细节设计就行,尤其是对枪栓的退弹和顶入枪膛,做细化的设计改动。

楚王郑国辉前世并非工科出身,肚子里面存货不多,这已经是尽其所能了,只为了军队武器发展的更完善。

很多时候,他只能提出一个思路,具体的技术细节需要技术人员去完善,去实现。

可往往思路是最宝贵的,技术实现却较为简单。

马尼拉兵工厂厂长伍廷玉是个相当有经验的工科官员,对于各种蒸汽机械,机床并不陌生,也大量接触过现代机械设计图纸,否则无法生产枪炮。

他听见楚王这么说,双手拿着夏塞波击针步枪就陷入沉思中……

而其他的将领个个眼睛发光,他们从楚王口中描绘的景象,就能憧憬出楚国陆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辉煌,那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场景啊!

陛下真乃天才也!

相比较现在的1866式夏塞波步枪,谁都知道陛下描述的先进步枪威力更强,而且强的不止一筹,最起码高了一个档次。

妈呀!拉一下枪栓就能打一发子弹,能够一连打出六发子弹,恐怕都用不了20秒钟。

如此犀利的步兵武器,就是见到英国佬,法国佬也不怵啊。

久在南洋

这些将领们也有机会前往英属海峡殖民地,法属西贡殖民地去参观交流,基本了解英法列强步兵装备水平。

这些世界列弹与楚国军队大致在仿佛之间,武器装备水平没有大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