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号大帆船指挥官上来见礼,然后指挥着水兵们,开始迅速的吊运马车和战马上船,为陛下登船做准备。
达古潘码头处于海南岛中部的海湾里,面对的浩瀚海面不再是马尼拉海湾,而是一望无际的辽阔南海。
从达古潘码头向西百余公里,就是九-段线所在的NSQD,著名的黄-岩岛就在左近。
楚王郑国辉站在片石砌筑的坚固码头上,他的目光向北方望去,隐隐有几道浓烈的黑烟升腾而上,遮蔽了北方的半边天空。
那是正在大规模的烧荒,这种不讲道理的初次烧荒,用不着开辟分隔带。
是在北风吹起的时候,直接点上几把火,整片大火顺着风势蔓延开来,向着北方蔓延而去。
若是没有雨水,这样的山林大火能烧上几天几夜,将大片的灌木和山林夷为灰烬,露出一片仿佛末日的黑灰色世界。
隔上一周就要烧一次,一路向北烧荒而去。
在初次烧荒之后,土著苦役犯就携带工具进入,伐倒焦黑的大树堆在两边,然后一个一个的刨出树根,如此不断向北方延伸。
后方跟进的苦役犯开始修路,架桥,将三条向北延伸的道路干线修筑出来。
再后方跟进的苦役犯们,在惩戒总署人员的指挥下,将道路两侧拟定开发的较为平整森林地形中,开辟出一片又一片的分隔带,进行二次烧荒。
二次烧荒因为有防火分隔带,一般不会让火势不受控制的蔓延,但也有例外,倒不是什么大事件。
在海南群岛这样的热带海洋温润气候下,森林和绿色是永久的主色调,即便是每隔五六个月烧一次荒,那也没什么。
用不了十几天时间,或是一场雨滋润过后,从满是灰烬的地里就冒出大片大片细嫩的野草,灰黑色的树桩重新生长出嫩芽,一两个月后就再次被绿色覆盖。
在北方或者南方的森林干旱地区,一场蔓延的大火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但是在海南群岛这样的温润气候下,恢复植被和灌木,恢复森林压根不需要人类干预。
用不了多长时间,又是一片盎然绿色。
楚王郑国辉收回眺望的目光,饶有兴趣的投向码头边的蒸汽起重机,正在卖力的工作着,将马车和战马一个个吊运起来,送到船上安置。
这种蒸汽起重机,楚王郑国辉也参与了意见,实际的原理非常简单。
相当于秤砣的两端,稍短的一端铁制框架中,放着总重达2吨的几十块巨石作为配重。
稍长的一端是吊杆,通过蒸汽机带动钢索,能够吊起1200公斤的重物,吊运整头牛,整匹马或马车都不在话下。
在吊运货物时,下方用籐网兜住,货物放在藤网内。
装满了以后,吊钩伸下吊起藤网的四个角,将其整个吊入船舱内安放,这极大地提高了码头作业效率。
此时的“光明”号大帆船上,掀开了几块沉重的活动甲板,露出下方黑黝黝的通道空间。
蒸汽吊机吊运的战马,从这个通道空间可以直接垂放到最底舱,那里是豢养牛,马,猪,羊等牲口的畜栏活舱。
底舱建有现成的十几个独立畜栏,可以装运不同品种的大牲口,互不干碍,可以短时间在海上运输。
骑兵们都小心的将战马眼睛蒙上,4只马蹄上锁,防止战马受惊后四处踢蹬伤人,然后再吊运上船。
好在这些骑兵战马都经历过多次海上运输,没有最初开始时那么爆烈,大多顺从的吊运上船。
但也有几匹马显得焦躁不安,给调运工作带来了很大麻烦。
前后折腾了近三个小时,才将所有的战马,马车全部吊运上船,楚王郑国辉早就上船歇息,随从和宫庭卫兵们全都陆续上船。
船长一声令下,洁白的风帆“呼拉拉”的放了下来,船上水手们忙碌着解缆开航,操纵着风帆兜满海风,风帆大船轻盈的离开了码头,向着广阔海洋深处驶去。
下一个目的地,是海南群岛南部的八打雁府。
这里是楚国政府重点打造的重工业基地,比金沙县规模更大,配套厂家更齐全,在全国范围内排名第一。
:https://u。手机版:http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