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霄点头,“难怪,我们跟他的出版方对接讲座这件事的时候,他们就很明确地要求现场提问必须跟作品相关,不能问一些跟作品无关的问题。”
陆严河马上说:“如果能够有机会刊登石老师的新作,那就更有声有色了。”
“我只是在说一个事实。”陈梓妍却说。
石夏哈哈笑了两声,却没有再接话了。
江玉倩点了点头,问:“两部电影是怎么回事?不是只有一部电影吗?”
陆严河知道陈思琦对《跳起来》寄予了厚望,但没有想到她的厚望这么厚。
他很吃惊。
陆严河跟王霄在一块儿的时候,很少有见到他安静不说话的时候。他这一安静,反而让陆严河有些不习惯、不适应了。
“现在很多演员都自导自演,尤其是喜剧演员,为什么贾龙自己不尝试一下?”卢庆珍说,“他不是本身就有一家自己的喜剧制作公司吗?”
石夏赞许地点了点头,说:“正儿八经的科班啊。”
当时陆严河还戏言了一句:“我们一年只能够出版十二期的《跳起来》,能够容纳这么多的作家和作品吗?”
“看他的际遇了,要进入TOP序列,至少一两部大爆的男主戏才行,才是真TOP。”陈梓妍说到这里,不知道想起了什么,嘴角一撇,说:“别像有的TOP,虚红,还敢叫嚣自己是新生代新人王。”
两个人到了石夏老师家楼下。
陈梓妍听卢庆珍这么一说,先是诧异地看了她一眼,随后觉得,这个主意似乎也不赖。
“哈哈。”石夏又是笑了一声,然后又不接话了。
看面相,其实很多人都觉得石夏一个特别淳朴、老实的性格。
所以,现在有机会可以跟石夏老师见面,陆严河马上就同意了。
“梓妍啊,按照你的说法,既然陆严河这么有才,那以后你们是不是可以完全靠自己?自编自导自演。”卢庆珍笑着说。
可李跃峰也就那样,陈梓妍都不想对这种论调做任何处理,以免让这样的论调越闹越大,还真让李跃峰跟陆严河攀扯到一起。
“有你在他身边盯着,我倒不觉得这会是个问题。”卢庆珍笑了笑,“你知不知道你有时候给我的感觉是你艺人的老妈子?无论你艺人什么事情,你都会一手操办,不假手他人,可能管崽也就到你这个份上了。”
陆严河说:“那全国所有刊登的杂志都在打这个主意吧,毕竟您是石夏老师。”
“这周六。”王霄说,“讲座时间是周六晚上。”
反而在这个时候,石夏忽然笑着调侃:“你们两个年轻人是不是见到我比较拘谨,所以一个个都不说话吧?”
“石老师好,您还记得我吗?”陆严河率先热情地打招呼。
“那你也太谦虚了,能够在这个时候敢新做一本杂志,还办得这么有声有色,算你牛的,我们作家们之间都对你这本杂志很关注。”石夏说,“我也几乎每一期都读了。”
李跃峰是三年前冒出来的一个新人,去年靠一个男二的角色走红,年底主演的一个古偶剧又成为当时最红的剧,一时风头无俩,今年二月的时候,播了一部现代校园题材的剧,话题度很高,他也因为这连着几部小红的戏,拿下了很多大牌的合作,然后,一个星期前,网上就出现了“陆严河虽红,李跃峰才是真正的实绩新人”论调,说什么陆严河红归红,但红得太杂,一会儿靠杂志红,一会儿靠影视剧红,一会儿又靠学霸人设红,不像李跃峰,勤勤恳恳地做好演戏这一件事。
周六跟王霄去接石夏老师的时候,陆严河跟王霄说。
陈梓妍:“天生就这性格。”
“你在说李跃峰呢?”
不要思考能不能做到,先努力去做就好了。
卢庆珍:“你太绝对也对经纪人的作用太悲观了。”
卢庆珍:“……哦,对,我总是容易忘记这一点。”
卢庆珍点点头。
“我们当时也问过他这个问题,毕竟他是少数几个销量超过千万册的大作家。”陆严河说,“很多人都很喜欢他,尤其是他的一些语录,很难得,在网上很红,当时石老师就说,这几年很多地方找他,都是冲着他的热度和名气去的,并非真正的文学讲座,他懒得搞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