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你的名字

“在一间渔民居住的茅屋里,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灯下缝补旧渔帆。风在院子里呼啸,哀号,浪涛冲击着海岸,发出哗哗的声响”

两人本来想的就是听上那么一会儿,但是等两人回过神的时候,她们竟然已经听完了这篇,而老妇人普莉赫里娅本以为自己绝对听不懂这些到底在写些什么,但等她真的听完后,却是含着热泪看向了自己同样深受感动的女儿杜尼娅道:

“多么好心肠的人啊!杜尼娅,真希望你跟米沙碰到的都是这种好心人!我们也应该像这样善良,上帝会保佑我们的!”

听完这一篇后还没完,很快那位朗诵技巧很不错的年轻人就开始念起了第二篇,而普莉赫里娅和杜尼娅也是短暂地忘记了此行的目的,不自觉地被这篇也给抓住了:

“夜间。小保姆瓦尔卡,这个13岁的姑娘,正在摇一个摇篮,里面躺着一个小娃娃;她哼着歌,声音低得刚刚听得见:睡吧,好好睡,我来给你唱个歌”

而听完这篇,老妇人普莉赫里娅同样眼含热泪,似乎下一刻就会为那个可怜的小姑娘流下几行眼泪:

“为什么就不肯让她休息一下呢?我见过这种事情亲爱的杜尼娅,我们那有好多这样的老爷,就好像他们的奴仆不是会呼吸会喘气的人一样!用他们的话说:马和驴子可要比人娇贵多了!它们用多了就会死,人却会想方设法让自己活下来,但是哪有这样的道理呢?

有时候不等上帝亲自来惩罚他们,他们就已经被他们的奴仆给打死了!”

“是啊妈妈。”同样满怀着同情的姑娘回道:“人怎么能坏到那种地步呢?”

两人就这么说了好一会儿,等到她们终于回过神来时,她们才想起了自己的目的。

普莉赫里娅看着那挤成一团在那里讨论的人群,顿时就发愁了起来:

“杜尼娅,我们该怎么开口呢?怎么样才能让这些先生先把那本杂志给我们看看呢?但是你瞧瞧他们,他们恨不得直接钻进书中,又哪来的功夫理我们呢?

但是不得不说,《祖国纪事》真的是很好的文学杂志,竟然能听到这样打动人心的,你知道,我很少听得进去这些东西。简直无法想象到底是多么高尚和富有才华的先生,才能写出这样的!

米沙能跟这样的先生在同一本杂志里,想必是花了很大的力气。”

即便对自己的儿子向来都很有信心,但普莉赫里娅也不会自大到会觉得米沙的会跟这位先生是一个水平的。

毕竟满打满算,离米沙说他决定开始写作,也只不过过去了三四个月的时间,这么点功夫,又怎么可能写出这种谁听了都会有所触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