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传一边前往安仁街定仙祠,沉吟道:
“等裆功破限了,就开始练习。这是我第一次修行,主攻力量的横练武学。
对于肌体力量方面的提升效果,应该比较明显。”
而且他能通过【肉之花】解放身体,力量在基础之上,成百分比增加。
练习韦陀担山,相当于一分耕耘三分收获。
解放后的力量提升效果更强,简直无敌。
最后,【担山之力】这个破限特质,听着也不错。
估计是破限后,进一步增强力量相关。
走的极致路线,也挺合心意。
还是那句话,要是能再提升些许,有关横练天赋、悟性之类的那更好
学功法多费了些时间,到定仙祠门外,孟传看了看表。
已经是下午六点。
他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定仙祠的外门口。
原来叫做【八仙庵文化综合广场】。
随着武祠改制,广场周围摆摊的、算命的之类小贩,都已消失不见。
先不去管横练之事,孟传踏入广场内,向四周打量。
昔日的游客也都不见,只剩自己一人闲逛,有些落寞冷清。
毕竟此地以上香求签,向八仙祈求好运而闻名。
如今武祠改制,这些也随之一同落幕。
孟传心中感慨,就像一本史书翻到了新篇章。
旧时代的香火信仰,终是被新时代的洪流所淹没。
随后穿过广场,便是定仙祠的内部所在地。
原先其还划分为,前中后三殿,以及东西两处跨院。
后来随着气血武道时代改革,八仙庵从道观升级为了【学宫】,两处跨院便用作学生宿舍。
除去前殿留给游人进宫参拜。
中后两殿,也同样改成了武道教学区。
前殿首当其中的,便是【灵官殿】,其中供奉着王灵官。
祂是道教第一护神,号“执法无私王元帅”。
通常绝大多数道观,都会在前门供奉,以求得安宁守护。
孟传踏入殿内,打眼一看。
灵官不在,只剩下刻有云纹八卦的鎏金大底座,正光秃秃立着。
武祠改制,无论庙宇道观,皆不能有神佛存在。
虽然孟传尚不清楚,除了吕祖外的其余七仙,是否被实锤魔染。
但此番情况来看,别说八仙了,随着整座道观改为武祠。
哪怕是观内给哮天犬安了窝,都得被撤掉
孟传心中了解:
“恐怕这就是武祠的意义,里面只能有武道留痕,不能有任何香火信仰存在。”
穿过灵官殿,便是八仙庵原先供奉八仙塑像,提供给游客上香祈求的主要场所——
【八仙殿】。
里面的布置,依旧恢弘肃穆。
只是和自己刚才,在灵官殿内的所见一样。
八仙不在,只剩下八个大座子。
此处在失去参拜对象后,孟传记忆里,浓郁的香火味道全然无踪。
释道二家,是古武的正统代表,亦是从古至今的武道最大传承。
其为气血武道盛世的开端,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