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阴谋诡计还是机缘巧合?!

这一次大家虽然还是不情不愿,倒是没有一大群人跳出来跟皇帝作对。

原因有很多:一个是大家都知道国家要改革,皇帝这次做得很留情面了,所以大家还能接受。

然后就是皇帝刚刚打了胜仗,风头无两,京营选锋高呼圣天子,孙传庭的三千精骑还压在北京,这一万多人打建奴是白给的,把京城百官吊起来殴打一顿那是绰绰有余的,百官不得不考虑忤逆皇帝的代价。

最后就是,你皇帝的命令是一回事,但谁家没点手段,这税能不能收上来,能够收上来多少,就要看皇帝和帝党群臣们的手段了。

其实大家都没有非要跟皇帝对着干的想法,只是遵循着自己的利益指引,很多时候都和皇帝利益不一致而已。至于皇帝死活、皇帝是谁,其实对很多人来说是没有太大关系的。当然,明摆着要砍死他们的皇帝那不行,必须落水,匹夫一怒还血溅五步呢。

宋代用不抑制兼并的手段,联合士大夫阶级压着其余的所有人,包括豪强、士绅、军阀、百姓等,一直富到了国家灭亡,而大明是穷死的,适当学习一下富宋,想来是没毛病的。

至于百姓,一群通过考试选出来的人,只会认为自己的成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怎么会把自己真的当成是百姓的代表呢?虽然士大夫们所学习的圣人之道教育他们要勤政爱民,但这完全只是凭借个人节操罢了,又能够指望多少人能够履行呢?

从阶级来看,他们是独立的士大夫阶级,与百姓天然就不属于一个阶级。有背叛阶级的人,而没有背叛阶级的阶级。从权力的来源来看,他们的权力部分来源于皇帝,部分来源于朝廷这个结合体,并非来源于百姓,那么他们又怎么会对百姓负责呢?

明朝从小农经济朝着商品经济转变,从田地里面刨食似乎创造不了太多的财富,但朱由检知道,农业才是一切的根基,浮盈对这个国家是没有意义的。毕自严急于证明自己,想要把太仓的白银收入提升,而朱由检却更希望获取更多的粮食,为此,账面上的数字没那么好看也没关系。

北顶娘娘庙贩卖生儿秘方的道士已经被东缉事场的校尉拿住了,这家伙还是个没有度牒的假道士,根本就不是北顶娘娘庙的正式成员。不过朱由检对僧道之流可没有一点好感,本着贼不走空的原则,以帮信为理由,敲诈了北顶娘娘庙三千两银子,并罚没了八百亩良田。

北顶娘娘庙是皇家敕建庙宇,是“蛐蛐皇帝”朱瞻基下令建造的,此后历代皇帝不断扩建、赏田,使得北顶娘娘庙越来越富庶。之前的皇帝怎么想的,朱由检管不着,反正现在养肥了,就轮到他收割了,都快要亡天下了,让这些被供养多年的道士出点血,不过分吧?

至于那个假道士,朱由检下令给他灌十斤他所谓的秘药,将他家产抄没。他那个生儿子秘药的成分是香灰和草药,还有升级版:香灰和补益气血的药,如当归、熟地、人参、甘草、红花等。

周母买的就是升级版的,这些药有补血益气的功效,红花活血通经,可致流产,也确实有通经助孕的作用,但属风险较高的偏方。也就是说,如果是未曾怀上的女子喝了这偏方,没准还真有些用处,但是已经怀上的吃了,却有可能导致流产,属于是花钱买罪受了。

蠢人灵机一动,朱由检差点没了个孩子,可能连自己媳妇都被害死。

可是调查发现,假道士卖假药已经卖了很多年了,卖出去的药方也是固定的,确实不是受人指使,即便有,那也是如同《名侦探柯南》里面黑衣人那样的布局高手,能够神不知鬼不觉地引导别人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