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无论颍川太守是谁,都只能碌碌无为!

“豫州平原,河流纵横,一望无际,易攻难守。一旦官军强悍的大部队抵达,再与本地的世家大族达成妥协,有了地头蛇带路,那豫州的黄巾,几乎都能一战而定!这却不如南阳盆地的黄巾军,有群山作为退路了,可以长久纠缠了”

看着张承负苦思冥想,大贤良师张角轻轻一叹,也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未来。他沉吟了会,看着张梁,温声道。

“叔弟,你在这豫州经营良久,对各地的世家大族也颇为了解。你就给承负和道奴好好说一说,这颍川与汝南的地方情形吧!”

“好,兄长!那我就从颍川郡开始说。”

张梁笑着点头,伸手在地上画了个粗略的颍川地图,指点道。

“颍川郡以阳翟为郡治,户口百万人,是天下数得着的大郡!然而,朝廷在这里能征收到的钱粮却有限,并且越来越少。真要算起来,大概得是30年前,大宦曹腾曹季兴担任颍川太守之后,这颍川的世家大族,就渐渐掌握了地方实权”

“大宦曹腾?可是沛国谯县曹氏?”

“不错!正是谯县曹氏!曹腾虽是宦族,但声望清正,与颍川的世家大族、党人士族间,关系颇为亲密,也留了不少恩德。他的名声,至今还在郡中流传!连带着谯县曹氏,也被颍川士族所尊重。”

张梁伸出手指,向东画出了豫州沛国,又向西点了点豫州颍川。而张承负若有所悟,曹操之所以能够得到颍川士族的助力,恐怕不仅和自身的才能名声相关,更和他祖父曹腾在颍川留下的名望与关系,密切相连!

“曹腾之后,从桓帝到今上,下一位出名的颍川太守,就是段颎段纪明。这位凉州三明征羌有功,功勋赫赫,是能镇得住颍川世家,为朝廷收上税来的。但是,段颎却和大宦王甫过从甚密,又因为武勋,为皇帝所忌。四年前,光和二年春,大宦王甫被酷吏阳球杖毙磔尸,王氏一族覆灭。而段颎也被收押入狱,一杯毒酒就此身亡。”

“至于阳球酷烈行事的背后,自然一是出自党人士族对宦族的痛恨,二是皇帝的默许乃至于暗中授意。中常侍王甫帮皇帝除过窦太后与窦武一党,除过勃海王刘悝,甚至参与废除了宋皇后。废后一事后,这位中常侍权势太盛,又与边将联系,已经有了脱出掌控的势头。于是,皇帝就放任阳球,诛杀王甫一族,顺带鸩杀段颎及其心腹!”

“当然,阳球与党人也没能有个好下场。他不过只是皇帝的刀,沾了太多血后,就会被皇帝立刻折断。同样是光和二年,仅仅半年后的秋天,少府陈球、司徒刘郃、司隶校尉阳球、步兵校尉刘纳四人,就以谋反罪被中常侍张让、曹节告发,尽数在狱中处死!这可是一口气,掉了三个两千石乃至一个三公的脑袋,都是与党人亲密的士族一系,也是第二次党锢的延伸!这宦官与士族间你死我活的斗争,背后可都有着皇帝的操弄!”

听到大汉朝堂上的血雨腥风,张承负眉头扬起,很是有些心绪起伏。在这东汉末年,宦官与士族拼命死斗,三公与两千石说杀就杀,帝国上层的矛盾早就不可调和了!而在这样上层的政治风暴中,各郡县的官员往往受到波及,决定他们生死的就是自身的站位,还有地方世家大族的庇护。他们早就失去了代表天子权威,治理州郡的能力,也不愿把地方的治理放在心上了!

“皇帝的太守们来来去去,各种灾害频繁爆发,而地方的世家大族则越发壮大!段颎之后,外戚何进来过颍川,当过一年的颍川太守,其实什么都没做。而等光和三年,何贵人立为皇后,何进就升为河南尹,调往京畿。再往后,杨彪杨文先与党人士族相关,暗中参与过阳球对王甫的诛杀,却因为弘农杨氏的顶级出身,没有与阳球一起被下罪。他短暂的来颍川,领了个颍川太守的职位,也什么都没管,就又升到更贵重的南阳太守去了.然后,就是眼下的即将离职的颍川太守,阴修阴元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