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还有一句题外话必须说——原本历史上,种师道就是在金兵两次南侵汴京的间歇期病故的,虽然不是完全自然死亡,多少有羞愤导致病情加重而亡的因素。
但这一世,种师道因为被赵桓逼着进兵、中了完颜宗望临死前的诈死诱敌计,败得如此憋屈。所以回来后不久,仍然伤病忧愤而亡。
当时种师道本就在败退时受了点轻伤,又叠加情绪上的极度悲痛悔恨。他的心态,大约也跟重病期间被李隆基逼着出潼关跟安史叛军决战的哥舒翰差不多。
本时空的种师道死后,西军剩下的人之所以离心离德,完全不想给赵桓卖命,也多有这方面的因素考虑。
很多将士都义愤填膺,把赵桓逼迫进兵的瞎指挥,视为跟李隆基一样的愚蠢行径。狗屁不懂的沙比皇帝就特么爱瞎指挥!
而既然当年李隆基瞎指挥之后,就罪有应得遭遇了马嵬驿兵变,没人愿意保护李隆基逃到蜀地了。那他赵桓凭什么再让西军卖命保护他?这种弱智也配让人效忠?
西军残部不敢直接明着抗旨,但出工不出力绝对是做得到的。甚至可以说,西军最后的残部,在见死不救这一点上,做得比赵子称还彻底。而且凭良心说这也是赵桓自己瞎折腾瞎微操应得的下场。
种种因素叠加之下,随着历史的车轮进入靖康元年的九月初,金兵终于再次包围了汴京城——至少是从北面和东面两个方向完成了包围,而西边和南边暂时还没围上。
李纲已经被赵桓派去别的地方了,赵桓急急忙忙让其他执宰重新组织防御,但是宋军作战非常不利,完全无法阻挡金人,赵桓已经开始病笃乱投医了,诸如“找郭京请神兵”之类的迷信鬼神操作也都开始蠢蠢欲动。
……
赵桓的无能和瞎折腾,当然也落在了汴京城内一众皇亲国戚的眼中。
只是大部分皇亲国戚也一样无能、没有远见、得过且过,所以暂时掀不起什么浪来。
但赵子称的妻子慕容妍,显然不在这个无能短视之列。她早在夫君离京之前,就反复得了关照,开始为突围做准备了。
过去这半个月里,她结交那些“皇室小姑子”的行动也进展得挺顺利,颇有一小撮十七岁以下、十二岁以上、尚未嫁人的小姑子,跟她这个“远房堂嫂”玩得不错。
已经退位的太上皇赵佶当年实在是太能生了,他一共生了三十四个女儿。前十八个女儿都已经年满17岁嫁人了,或者是小时候就早夭了。
第十九女顺德帝姬赵璎珞往下,一直到第二十九女和福帝姬赵金珠,分别在十二到十六岁,还没嫁人,当然中间也有两个早夭病死了,实际上活下来的也就九个。
第三十女往后的最后五个,都是十岁以下的小孩子,经不起兵荒马乱折腾,带着逃跑太累赘了。而且因为实在太小,就算被金人抓住也不至于受凌辱,慕容妍也就没花心思去结交儿童增加自己的难度。
经过半个月的结交,赵璎珞至赵金珠九姐妹里,除了个别特别懦弱胆怯、哪怕死都不敢违抗皇兄赵桓命令的以外,其他大部分都对远房嫂子慕容妍有了充分信任。
毕竟堂兄赵子称的英雄无敌名声形象,在这些闺阁小姑娘里面也流传颇广了,她们都知道要是有堂兄保护,肯定能好好活下去,不至被俘受辱。
眼看守城作战进展不利,皇兄又要瞎操作,慕容妍终于抓住一个机会,跟几个最聊得来的小姑子谋划了一下逃跑事宜。
最终顺德帝姬赵璎珞、仪福帝姬赵圆珠、柔福帝姬赵多富,还有赵香云、赵珠珠、赵金儿、赵串珠、赵金珠,这几个人都想托嫂子帮忙带她们逃跑。
这些人里,大部分还是比较懦弱的,原本历史上后来也没怎么抗争,只有赵多富和赵金儿反抗了。赵多富后来想尽办法伺机逃跑,逃回了南方,赵金儿则是不愿受辱,在被抓后疑似自尽了。
慕容妍跟她们交往了一段时间后,也大致看出了她们的性格,所以就让赵多富和赵金儿管理其他六个姐妹,确保她们一切行动听指挥。
突围之前,慕容妍只简单交代了几点,算是约法三章:
“如今汴京还在死守,如果公然突围,让百姓知道皇亲国戚都跑了,会动摇民心士气。所以我们必须偷偷地走,而且不要张扬身份,也不能跟自己人动手。
多富,金儿,只好让你们舍下一些脸面,到时候万一遇到拦截,由你们二人跟皇城司的军官说明情况。我自会挟持他们,让他们放吊篮放行,能不伤人就尽量不伤人。”
赵多富和赵金儿也算有担当,答应了嫂子的要求。
次日晚上,慕容妍就带着她麾下那二三十个会武艺的慕容家家丁,带着七八个帝姬和少数亲随跑路——这也是赵子称从他那五十骑亲卫当中拨出来留给妻子的。之前赵子称去京东路,就只带了随身护卫中那些燕云剑客,没带慕容家丁。
这天入夜前,慕容妍就先借口请了那些小姑子们到府上叙话,先会合,天黑后不走有皇城司士兵盯着的正门,而是仗着自己轻功还行、身段灵活,逾墙而走,还护着小姑子们一个个翻墙。
不一会儿就到了汴京的南城墙,慕容妍同样没走城楼城门,而是找了一段没有楼的城墙,先翻身而上控制住了负责那段城墙的军官,然后让赵多富和赵金儿出面讲道理。
慕容妍也不是随便乱挑的突围点,她提前侦查过,这段城墙的守卫军官之前也在第一次汴京守城战时,跟岳飞他们并肩作战过,所以跟当时岳飞手下那些慕容家家丁,有不少还认识。
所以控制住军官后,她们就表明身份:
“韩指挥使,我们别无他意,只是想护着几个帝姬出城,你也应该知道,官家虽然有旨不许任何皇亲国戚走,但区区几个女人,难道还能杀敌么?留下也只是累赘,让妇孺先走,而且不加张扬,也不会损及士气吧。”
那个营指挥使一开始还不肯,慕容妍只好再恩威并施:“你也曾跟岳指挥使并肩作战过,当今形势有多危急你不是不知道。官家都快信重那些妖人能退敌了!那不是拿满城百姓的性命开玩笑么?
只要我们逃出去,自会想办法投秀王,眼下只有秀王英雄无敌,勇武敢战,能救大宋退金人。官家都没几天了,你还指望官家能保你们么!自古有亡国者,有亡天下者,亡国肉食者谋之,亡天下匹夫有责!
有秀王在,我汉人天下就不会亡,最多只是一家一脉的气数德运有所更易罢了!”
那个指挥使最后还是忍不住压低声音抗辩:“女侠所言虽然有理,但放了你们出去,明日查到,我也不免是个死!”
慕容妍最后快刀斩乱麻地补了一句:“你先缒她们出城,我许你跟着一起逃——也不算逃,算是护送这些皇家女眷突围,辗转到秀王那里,我自保你至少一个都指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