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初对乌丸人也是一样,明明可以放下包袱颜面,直接邀乌丸人结盟,借其铁骑共抗刘备。
结果呢,你非是死要面子,逼得田豫不得不献矫诏之计,来骗取乌丸人出手。
谁都知道,你那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天下人又不是傻子,岂不知田豫乃是在你的默许之下,才敢出此下策?
“陛下啊,现下我大魏已到危急存亡之秋,已不是顾虑虚名的时候了。”
“所谓成王败寇,自古以来,历史皆是胜利者所书写。”
“今日就算陛下不用匈奴人,将来我大魏若亡,那刘备书写史书之时,又会如何诋毁污蔑陛下?”
“请陛下以大魏存亡为重啊。”
司马懿也顾不得许多,只得直言戳穿了曹操顾虑虚名的现实。
曹操脸色一变,眉头一皱。
“陛下,司马侍中言之有理,为今之计,生存才是第一要义,万不能因图虚名而不顾国家存亡啊!”
杨阜也站了出来,苦苦劝说。
贾诩见状也干咳几声,拱手劝道:
“陛下,臣附议司马仲达之计。”
“陛下若不愿弃守并州,则与匈奴人结盟联手,乃是守住并州的唯一机会。”
“倘若陛下不愿联手匈奴,就请陛下速速下令大将军,放弃并州保存兵马才是。”
司马懿这个河北士人领袖,此时难得与贾诩杨阜这些关陇士人立场一致。
曹操本有满腹怨言,却被众臣联手的苦劝,硬生生给憋了回去。
看着立场一致,群起相逼的众臣,曹操拳头暗握,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用司马懿之计吧,面子上过意不去。
若是不用吧,则并州断然难保。
何况群臣不分地域,竟是对他群起“相逼”,如此压力又岂是他所能承受。
进退维谷中的曹操,只得拄着拐杖踱步,陷入了纠结权衡之中。
苦思良久后,曹操终于停下了脚步,回首望向了众臣。
“杨阜,朕命你即刻动身前往并州,向元让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