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不极端怎么争冠?

至于为什么不是自己的,原因很简单,陈向北有着拉力车手的底子,他更喜欢重刹晚刹搭配赛车前端的精准指向性,这点跟维斯塔潘的过弯逻辑有着根本性不同。

揭幕战的时候,特鲁利给过陈向北他的第一视角车载录像,以至于对这名老将的过弯方式非常了解。

车技这种东西,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没有标准的正确答案,只有适合自己的方式。

到底能不能做到,那就得看特鲁利的天赋跟领悟能力,毕竟维斯塔潘对于赛车尾部的变态感知能力,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

可只要达到五成功力,就能跑的比以前更快。

“练习赛我试试,谢谢。”

“不用客气,揭幕战你也是这样帮过我。”

陈向北摆了摆手,其实对于拒绝调车数据分享这件事情,他压根就没放在心上。

共享是别人的权利,并不是别人的义务。

很多东西就是一个斗米恩、升米仇的理念,要较真就觉得全世界都亏欠,要无所谓就小事一桩。

就在两人聊天的时候,佩雷兹走进了P房,瞬间就让气氛略显尴尬了起来。

还是陈向北主动打破僵局,向佩雷兹打了个招呼,然后特鲁利才不咸不淡的客套了一句。

这就是F1车队的氛围,充斥着竞争跟竞争,很少能做到完美的和谐相处,除非其中一名车手选择彻底认怂,接受自己弱势的定位。

可问题这样工具人定位的车手,又很难在F1围场内立足。

毕竟赛车本身就是一项用性命,去追逐风与自由的游戏。

没有了血性,就跑不出巅峰的速度,更拿不到惊人的成绩。

久而久之,就会被车队给放弃。

当然,这些东西陈向北改变不了,只能依靠时间去慢慢磨合。

就如同他跟特鲁利一样,从最初亦敌亦友的身份,到逐渐进行团队合作,现在还能沟通交流一下赛车经验。

或许在未来某个时刻,两个人能好好坐下来喝一杯也说不定。

走完赛道之后,陈向北没有按照以往的习惯,去观看跟学习这个时代车手的比赛录像,以及记住那些过弯路线跟方式。

这倒不是说陈向北懒或者松懈,而是他脑海中有着更快的过弯路线,以及更强的车手第一视角。

维斯塔潘、汉密尔顿、甚至于皮亚斯特里,他们在东海国际赛道的一场场比赛,都在后世成为了陈向北学习的目标,并且他还好几次来到现场观战过。

还是那句话,这个时代没有谁比陈向北,更了解东海国际赛道!

录像虽然没看,但回到酒店之后健身却没有落下。

面对这种“诡异”的情况,奥德托感觉有些不快,却没有再多说什么。

他是一名领队兼首席工程师,甚至于还是看着陈向北成长的长辈,却不是一名保姆!

陈向北如今是个成年人,他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如果输在主场自负上面,那也没什么好说的,这就是代价。

一夜过去,时间来到了周五,这是F1中国大奖赛的练习赛时间。

东海国际赛道是F1容纳观众数量最多的赛道之一,放开售票的话能达到夸张的二十万人同时观赛。

只是从04年举办第一场F1大奖赛之后,现场观众人数就呈现下滑趋势,到了舒马赫退役进入F1衰弱期之后,东海国际赛道观赛人数就只剩下十到十五万区间,其中还有很多是半卖半送的学生票。

直至第一位中国车手周冠羽的出现,以及F1全球影响力跟收益再度回暖,东海大奖赛再次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景象,又朝着全场二十万观众的高峰迈去。

今天这场周五练习赛,理论上人数要远低于周日的正赛,陈向北也不知道现场具体有多少观众。

可他目光所及之处,基本上濒临爆满的状态,意味着观战人数不会低于十五万!

说实话,当望着密密麻麻的观众,以及现场一片红色的海洋时候,陈向北愣住了。

这是以往只有在法拉利车队的主场,才能见到的红色海洋画面,如今却为自己而来。

今天的红色不是法拉利红,而是中国红!

“陈向北加油!”

“HRT车队加油!”

“中国赛车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