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向北,加油,争取首秀进入前六!”
“加油,车手北!”
“中国最强F1车手,让老外看看你的实力!”
“车手北,你也会成为世界最强的F1车手!”
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最为狂热的粉丝,才会挤到车手通道等待陈向北的经过。
亦或者是中国车迷们,见到了练习赛跟排位赛期间对陈向北不友好的场面。
这一刻鼓励跟支持的声音,占据了绝对的主流。
“谢谢,谢谢,我会加油。”
陈向北不断的挥手致意,心中有着一股说不出来的感慨。
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也没有绝对的喜爱跟憎恶。
无论何时,自己背后都有着支持者!
一步步来到赛道的车手聚集区,这里已经停着一辆改装花车,车手们等待着巡游活动的正式开启。
说实话,对于各支车队的F1车手,陈向北不算陌生。
从最初的F3垫场赛算起,再到赛季结束的冬测期,又到今天新赛季的揭幕战正赛,已经见过了许多面。
可是陈向北对这些车手,依旧不熟。
一方面是双方没有太多的交集,身处不同车队就相当于“各为其主”,再加上又是赛道上同场竞技的对手,最多就是碰面握个手打个招呼,想找点共同话题都难。
另外一方面则在于,陈向北中国车手的身份。
种族歧视算是围场内避开不了的话题,从F1赛车诞生之初,这就是属于白人的贵族运动。
很多时候相比较足球,篮球等项目,F1种族歧视言论受限于高学历跟高逼格的存在,表现的其实并不明显。
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存在!
就好比后世红牛顾问马尔科,曾在佩雷兹状态低迷期间公开宣称,南美人无法拥有维斯塔潘那样专注的头脑。
毫无疑问,这句话背后隐藏的深意,就是种族歧视。
要是佩雷兹还是红牛旗下车手,双方同一个团队共识多年,抬头不见低头见好歹有些情分存在,马克尔能说出这样的话语,当时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同样例子还有维斯塔潘岳父老皮奎特,面对采访下意识把汉密尔顿称呼为“小尼格”。
要知道这都已经二十一世纪了,“政治正确”在欧美已经成为了主流,依旧还能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说某些思维其实早已根深蒂固。
当然,陈向北被冷遇,并不完全归咎于什么“种族歧视”。
更多还是在于他“人设”的不讨喜,以及缺乏欧洲训练跟比赛基础。
以往中国运动员亦或者说亚洲车手的形象,绝大多数都是谨小慎微,宁愿自己吃点亏都不愿得罪人的那种,就差没有把好欺负三个字写在脸上。
这种毫无威胁的人,自然容易受到“喜欢”。
陈向北却截然不同,低级别赛事狂妄就不说了,新赛季发布会照样肆意张扬,排位赛更是强硬无比的插队苏蒂尔,展现出他硬茬风范。
毫无疑问,这种车手有“鱼雷”倾向跟勇气。
另外F1车手其实是个非常小的圈子,今天踏入围场的车手,大多数在几岁时候就接触过,成为了队友或者说对手。
比如说汉密尔顿、苏蒂尔、库比卡这几个,就是从小比到大。
陈向北没有这种经历,不熟就很正常。
等待花车巡游的阶段,众车手交谈甚欢,就连新赛季佩特洛夫、迪格拉西、特鲁利等几位新人,都很快融入了进去得到热情欢迎。
唯有陈向北,还是孤零零的站在一侧,有些不知所措。
“要不要我帮你介绍一下?”
特鲁利的声音从耳旁响起。
相比较陈向北这种新人,特鲁利虽然性格火爆在围场内得罪过不少人,但十几年职业生涯经历过普罗斯特、雷诺、乔丹、丰田等诸多队伍,他的交往人脉显然要广泛的多。
本来陈向北如何跟特鲁利没关系,他也没闲工夫操心。
可是观看陈向北第一视角车载录像,让特鲁利得到了一些收获跟启发,他性格耿直不喜欢欠人情。
“不用了。”
陈向北摇了摇头,交朋友这种东西讲究一个水到渠成,没必要去硬融入圈子。
“随你。”
对方没这个需要,特鲁利自然不会上赶着帮忙。